登陆注册

资讯搜索

  • 筛查高血压,可不休息就量!美国研究

    目前指南建议,量血压前应安静休息3~5分钟,但这在临床实践中往往难以实施。10月4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Hypertension杂志的BestRest研究表明,量血压前不休息或仅休息2分钟,测得的血压数值与休息5分钟后所测血压相差不大。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资讯2023-09-20 08:51:05
    0001
  • Lancet子刊研究证明主食要“不多不少”:均衡饮食是王道

    面条,大米,馒头,烙饼,面包……这些餐桌上的“常客”,是最常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了。为了保持好身材或减肥,很多人就将这些主食每餐彻底免了,这种做法对吗?近日发表在Lancet子刊上的ARIC研究入选1.5万人追踪25年的最新分析结果表明,这样做错!研究显示,不吃主食,或吃太多都是不恰当的,都会让人减寿,而不多不少“正好”死亡风险最低。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2023-08-19 15:40:56
    0003
  • 50岁前舒张压仅轻度升高,也要警惕!国际11万人研究

    10月4日,Hypertension杂志发表的IDACO研究表明,临床在诊断单纯舒张期高血压(仅舒张压升高、收缩压不高)时,年龄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资讯2023-09-20 08:46:05
    0001
  •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45讲,六腑以通降为顺

    今天和大家说说六腑的内容,五脏我们要掌握它的生理功能特点,六腑主要是了解它的生理功能特点,也就是说它有什么作用?如何跟五脏进行链接,它这个系统里面如何去进行解读,这是需要我们掌握的。首先来了解一下胆,大家都经常说到这个词,我们所说的胆,在中医里面它是如何进行阐述的呢?它的生理功能是什么样呢?它跟肝的关系是什么呢?
    中医林佳明中医林佳明生活2023-07-26 20:26:17
    0001
  • 中国健康调查研究:我国十年间青少年吸烟率增幅50%,男士吸烟率维持在高水平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学者发表研究称,我国自2003年签署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后的十年间(2003~2013年),吸烟率仍居高不下,青少年、40岁以下的女性吸烟率反而急剧升高,而且吸烟率的地域差异化明显。研究数据来自于2003年、2008年和2013年的全国健康调查研究,覆盖中国大陆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三个年份分别纳入15.3万、14.5万和23.0万人。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2023-08-24 17:30:39
    0001
  • 血压波动大,增肾病风险!牟建军等汉中儿童青少年30年追踪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牟建军等发表汉中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研究队列最新分析数据,从儿童期到成年期,血压变异性越大,亚临床肾损伤及蛋白尿的发生风险越高。这提示早期识别血压变异性有助于预测远期的肾脏疾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通过标准差(SD)和平均真实变异性(ARV)评估了受试者30年的血压变异性。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资讯2023-09-25 11:31:01
    0001
  • 别再“因爱之名的绑架”!美更新肺动脉高压指南:肺动脉高压女士应避免怀孕

    前一段时间,不顾朋友、家人和医生的极力反对,42岁的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吴女士在自己怀孕后依然坚持生下孩子。因严重缺氧,产后11天,吴女士右心功能衰竭,体外膜肺(ECMO)等生命支持系统无法撤除。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著名的心脏外科专家陈鑫和全国著名肺移植专家陈静瑜联手为她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以及肺移植术。最终,吴吴女士度过难关。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资讯2023-08-26 12:16:36
    0001
  • 呼吁建设肺动脉高压中心!中国肺动脉高压指南发布

    近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工作委员会组织国内多学科专家制订的《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正式发布。肺动脉高压是指海平面、静息状态下,经右心导管检查测定的肺动脉平均压≥25mmHg。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资讯2023-09-13 14:06:57
    0001
  • 冠脉CT分析流体力学,能预测斑块稳定性吗?解放军总医院学者综述

    为了探究冠状动脉斑块发生发展的具体影响因素,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了计算流体力学。病理状态下管壁切应力营造促进斑块发生、进展的环境,诱导斑块趋于易损,甚至破裂,增加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近年来,冠脉CT在图像质量上的进步则使基于CT计算管壁切应力与斑块轴向应力成为可能。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学者发表综述,介绍了冠脉CT应用于计算冠脉局部切应力环境的最新进展。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2023-09-24 14:06:43
    0001
  • 7种跳绳方法教给你,坚持运动一个月,神奇的效果就会发生

    跳绳是再常见不过的运动,这项运动也深受人民群众的喜欢。老少兼宜,简单易学,而且仅仅需要一根跳绳。在跳绳界更是开展了大大小小的比赛,像花式跳绳,团体跳绳,这些都使得跳绳运动越来越广泛。
    健康号2023-06-03 21:11:40
    0001
  • 拒绝手术治疗,老年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预后差!阜外医院吴永健等研究

    阜外医院吴永健等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我国大约五分之一的有症状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老年患者没有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此外,研究还发现,手术风险是医生在作出治疗决定的首要考虑因素,LVEF降低和EuroSCOREⅡ评分高与医生选择不干预密切相关。而高龄不再是医生决定手术干预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中,未接受外科治疗的老年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比例为22.1%,较以往的数据有所降低。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资讯2023-09-18 17:27:04
    0001
  • AHA总结2018年十大创新性研究:支持胆固醇“低一些,好一些“试验入选

    年关将至,AHA总结了过去1年中期刊发表的震撼当今心血管病领域的十大创新性研究成果,相信这些研究成果将为广大的心血管病患者带来获益。1通过教堂、理发店控制高血压两项临床试验证明了社区生活方式干预在帮助降低高血压的作用。Faith试验在纽约市32个黑人教堂对373名高血压成人进行了跟踪调查。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资讯2023-08-26 11:54:21
    0001
  • 美三大学会吵架!针对"美国医师协会新指南放松控糖目标:大部分患者HbA1c<8%"

    近日,美国医师协会发表新指南,推荐大部分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目标值为7%~8%(点击查看原文)。这与大部分现有指南不同,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和国家糖尿病联盟指南推荐,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的HbA1c目标值应为≤6.5%,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美国糖尿病学会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推荐的目标值为<7%。对此,美国糖尿病学会、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均表示了异议。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资讯2023-08-14 17:51:10
    0001
  • 怎样才能幸福?一项85年研究得到的循证依据

    怎样才能更幸福,你的答案是什么?很多人会选择财富、事业成功、社会地位、及时行乐等等。对这个问题,哈佛大学在1938年启动了一项研究,并用了85年调查了让人幸福的密码,堪称研究时间最长的幸福研究。结果证实上述说法都不对。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资讯2023-10-04 14:26:44
    0001
  • 扩心病经标准心衰治疗,半数心脏可缩小!雅安学者研究

    扩心病患者预后差,即便接受早期诊断和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其10年生存率仍低于60%。逆转左心室重构是防止扩心病进展的关键。雅安市人民医院学者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经标准化药物治疗后,射血分数降低的扩心病患者中近半数可出现左室逆重构。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2023-10-03 09:15:38
    0001
  • 贵州学者称,掌握小窍门,可提升射频消融成功率

    对于左侧旁道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在经房间隔途径行左侧旁道射频消融过程中,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出现二尖瓣峡部阻滞,而被误认为是其他类型心律失常。近期,贵州省人民医院杨龙团队在本刊发表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探讨了经房间隔途径行左侧旁道射频消融过程中不经意二尖瓣峡部阻滞发生的解剖机制及电生理特征,对于提高临床医生对二尖瓣峡部阻滞的电生理认识,防止消融时间过长及消融失败提供借鉴。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2023-08-29 11:51:45
    0001
  • 高血压、不健康饮食和高LDL-C是三大危险因素!JACC发表全球心血管病负担报告

    JACC发表全球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负担报告,心血管病仍然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列居心血管病死因前三,其次是高血压心脏病、风心病、房颤/房扑、蛛网膜下腔出血、心肌病等。缺血性心脏病是心血管死亡的主要原因,2021年,导致944万人死亡。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2023-10-01 22:08:59
    0001
  • 内分泌代谢学会发表共识:七工具助早期发现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大血管病变(包括心脑血管病变、下肢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据统计,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约有75%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及早发现大血管结构和功能的病变,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预防靶器官损害及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2023-07-27 11:05:40
    0001
  • 促炎饮食,增加代谢综合征风险!9万北京居民研究

    6月21日,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覆盖9万余名北京居民的横断面研究表明,一种促炎饮食模式,即主食、肉类、加工食品、含糖饮料摄入较多而水果、乳制品、蜂蜜和果酱摄入较少,可增加代谢综合征风险,≥50岁人群受影响更大。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资讯2023-09-27 13:21:50
    0001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