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三大学会吵架(针对,quot,美国医师协会新指南放松控糖目标,大部分患者HbA1c,lt,8,quot)
对于去强化的建议,美国糖尿病学会认为,如果能够达到个体化目标值,推荐去强化或简化复杂的治疗方案,以降低老年人的低血糖风险,但任何去强化都应基于低血糖发生等因素,而非一个数值。
来源:[1] Hemoglobin A1c Targets for Glycemic Control With Pharmacologic Therapy for Nonpregnant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Guidance Statement Update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 Ann Intern Med. 2018.DOI: 10.7326/M17-0939.
而对达标的患者减少药物治疗实在是不够明智。因为,“一旦停药,患者将失去血糖控制。”
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也认为,这是绝对错误和倒退的。我们非常惊讶于这种严重忽视数据和证据的行为。没有证据支持在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管理中设定较高的目标值,而有充足的证据显示较低的HbA1c更佳。
美国医师协会:HbA1c≤7%不能减少死亡和大血管并发症
美国糖尿病学会指出,对于糖尿病,应个体化设定目标值,但将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的目标值设为7%~8%,将给可能安全获益于具有循证证据的较低目标值的患者带来潜在危害。
美国医师协会指出,对现有指南背后证据的分析发现,相比HbA1c控制在8%以下,控制在≤7%并不能减少死亡和大血管并发症,如心肌梗死和卒中,却会导致严重危害。对于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达到HbA1c 7%~8%将会带来最好的长期获益与危害(如低血糖、药物负担和费用)的平衡。
此外,临床医生还应考虑对达到HbA1c水平<6.5%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去强化药物治疗。
老年或慢性病患者不设目标值?
这与大部分现有指南不同,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和国家糖尿病联盟指南推荐,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的HbA1c目标值应为≤6.5%,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美国糖尿病学会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推荐的目标值为<7%。
美国医师协会对5各大型RCT研究进行了分析,还比较了强化(HbA1c 6.3%~7.4%)和宽松(HbA1c 7.3%~8.4%)目标值对微血管并发症的效果。
美国糖尿病学会表示,虽然该推荐与美国糖尿病学会的终末期推荐是一致的,但美国糖尿病学会不同意这广泛适用于所有年龄≥80岁、居住在疗养院或伴有慢性病的预期寿命受限患者。应对具体病例进行个体化评估。
对此,美国糖尿病学会、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均表示了异议。
美国医师协会新指南还认为,对于因≥80岁、居住在疗养院或伴有慢性病(如痴呆、癌症、终末期肾病、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慢性心衰)而预期寿命少于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医生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尽量减少高血糖相关症状而非达到HbA1c目标值,因为这对该人群而言危害大于获益。
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绝对错误,是倒退
结果发现,强化血糖控制的微血管替代终点减少(如眼底病变)获益较少,而不能预防视力下降。而且所有研究都证实,强化组需要更多的药物,而且不良反应明显增加。
美国糖尿病学会:威胁到可从较低目标值获益的患者
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则表示,对于病危、患有癌症、预期寿命短的患者,与使用HbA1c相比,仅关注血糖可能更有意义。将血糖保持在,比如100~250 mg/dl(也可能是80~300 mg/dl),将确保不会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症状(如多饮或多尿)。
近日,美国医师协会发表新指南,推荐大部分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目标值为7%~8%(点击查看原文)。
ESC研究称,女士天天为家人着想,但自己得了心梗就诊延误时间长
女人如蜡烛,温暖,奉献。近期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举行的心血管急救年会上,来自波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登记处的两项研究就验证了女性的这两个特点:同样是犯了心脏病,女士们多会为丈夫、父亲、兄弟去叫救护车,但唯独忘了自己。研究共纳入了7582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其中有45%在救护车上诊断后90分钟内置入支架,女性较少。校正可能的影响因素后,男性是90分钟内接受救治的独立预测因子。吃二甲双胍者,房颤等心律失常风险较低!Circulation子刊研究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服用不同的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其长期心律失常风险有很大差别,应用二甲双胍者,发生房颤和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风险明显较低。倾向评分匹配分析显示,与单用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等)或噻唑烷二酮(TZD)类药物(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的患者相比,单用二甲双胍的患者中房性心律失常(包括房颤)的发生风险明显降低。过敏儿童心血管风险增两倍
近期一项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发现,较普通儿童,有过敏性疾病的儿童,尤其是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患儿,罹患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风险要高两倍。而且研究者发现,即使校正了肥胖这一因素,有过敏性疾病的儿童仍有较高的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风险。诊断介入后心肌损伤,hs-cTnT应超正常上限8倍!葛均波等研究
对于冠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心肌梗死或心肌损伤的定义,目前仍有争议。在第四次全球心肌梗死通用定义中,对于基线心肌肌钙蛋白正常的患者,PCI术后48小时内心肌肌钙蛋白(cTn)升高超过正常参考值上限(URL)第99百分位的5倍,认为是围术期心肌损伤,如有心肌缺血证据,则诊断为围术期心梗。12月28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这个定义可能不太合适。阜外医院诊疗大动脉炎十年经验:有发热史者不足10%,10年生存率仅58%
大动脉炎在亚洲和中东地区较为多见,阜外医院学者通过对十年间就诊的566例大动脉炎患者进行分析发现,超过一半的人发病年龄为20~40岁,多数患者因高血压就诊,10年生存率仅58%。这项研究中,来就诊的566例患者,女性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28.9岁。40岁以上的患者也不少见,占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