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最好长期(lt,130,80,安贞医院刘静等26年随访研究)
北京安贞医院刘静团队发表的一项随访26年的研究发现,血压对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的增加有累积效应,即便某人当前血压处于正常范围,但如果平均血压处于较高水平已有数年,其心血管病发生风险仍较高。
对于第10年没有返回接受随访的人,累积血压= (BP1 BP3)/2×time1-3。
其次,只要观察到血压异常,就要积极进行血压管理。大约1/4的中国成年人血压处于较高水平,即收缩压130~139 mmHg或舒张压80~89 mmHg,此时生活方式干预是指南推荐的主要治疗策略。
2007~2018年,平均随访10.2年时,共发生207例心血管事件。
在该研究中,基线没有心血管病的成年人,15年内累积血压水平如果高于1970.8/1239.9 mmHg·年(中位数),即平均血压≥131/83 mmHg,未来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显著增加。
该研究从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队列研究北京项目中纳入2429名成年人,其中42.9%为男士,2007年其平均年龄为62.1岁,此时均无心血管病。
研究者指出,该研究对于心血管病的预防有几点启示。
来源:Association between cumulative blood pressure and long-term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findings from the 26-year Chinese Multi-provincial Cohort Study-Beijing Project. Chin Med J, 2021, 134(8): 920-926.
研究者发现,1992~2007年15年期间,累积收缩压或舒张压水平较高的人中,心血管病发生率更高。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与累积收缩压水平处于最低四分位者相比,累积收缩压水平处于第二、第三、第四四分位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分别增加3%、69%、120%。
与累积舒张压水平处于最低四分位者相比,累积舒张压水平处于第二、第三、第四四分位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分别增加46%、99%、108%。
首先,尽可能长时间地将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维持在130 mmHg和80 mmHg以下是比较理想的。
另外,该研究提示,采用累积血压水平作为评估指标,可能有助于找出心血管高风险个体。临床医生除了关注患者当前的血压水平,还要注意其既往的血压暴露情况。
如果15年期间累积血压水平较低,仅2007年舒张压水平较高者心血管病发生风险明显增加,收缩压水平较高者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并未增加。
而且,累积血压水平的这一效应与某一时间点的血压水平无关。不论2007年的血压水平高还是低,只要1992~2007年这15年期间累积血压水平高于中位数,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均显著升高。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累积血压=[(BP1 BP2)/2 × time1-2 (BP2 BP3)/2×time2-3],其中BP1、BP2、BP3为基线、第10年、第15年检测的血压,time1-2和time2-3分别为0~10年、10~15年期间两次血压检测的时间间隔。
山东学者研究称,通过控制体重预防高血压,20~30岁最关键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TaoZhang等开展的一项队列研究提示,20~30岁期间是通过控制体重预防高血压的关键时期。另外,年轻时体重增长越明显,未来出现高血压的风险越高。分析显示,平均随访5.5年期间,与20~40岁期间体重指数(BMI,单位近四成老年慢性冠心病患者不适当用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
由于多发病、用药量大以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变化,老年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容易应用不适当药物,这类药物会导致老年患者的不良结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学者研究发现,大约40%的老年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出院时服用不适当药物,几乎一半属于需要谨慎使用的药物。利尿剂和安眠药应用较常见。中国慢阻肺死亡病例占全球三分之一!CDC周脉耕等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等近期发表的数据显示,1990~2019年,我国慢阻肺死亡率显著下降,但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增加了近2/3。据估计,2019年中国新诊断慢阻肺病例占全球的24%,中国慢阻肺死亡病例占全球的三分之一。杨进刚阜外2023-09-28 09:17:01
0000指导冠脉放支架,血管内超声优于冠脉造影!陈绍良团队JACC子刊研究
杨进刚阜外2023-09-10 16:25:34
0000阜外医院乔树宾研究称,这个指标评估化学消融治疗肥厚型梗阻心肌病效果更好
阜外医院乔树宾、刘蓉等进行的研究发现,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受心房大小及心室肥厚程度影响,且接受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变化有一定规律,远期NT-proBNP水平显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