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全国烟草调查结果(中国一年吸掉香烟1,74万亿支,可绕地球3600圈)
【期刊纵览】吸烟有损听力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分析2010年中国慢性病和危险因素监测相关数据得出以上结论。其中共包括31个省市自治区10万≥18岁成人。
而且,比起老一辈抽水烟、卷烟叶等传统吸法,加工后的卷烟危害更大,而70后吸烟者则多从小小年纪就从吸卷烟开始。
2015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5年烟民增长1500万
相比吸烟人数之庞大,想戒烟的人少之又少,尽管从1996年的4.2%的戒烟率上升到11%,但依旧不尽人意。与英美以及某些亚洲国家相比还是相差甚远。有研究表明,韩国吸烟者有2/3有意戒烟,而且57%的吸烟者曾尝试戒烟。
吸烟增加糖尿病风险37%,二手烟增22%,戒烟也增14%
在中国男性中,吸烟之流行依旧居高不下。10万人中,男士有62.4%一度吸烟,其中有54%当前依旧吸烟,8.4%之前吸烟。
挥之不去的“三手烟”
此外,调查还显示,当前吸烟者每日所吸烟卷数量增加,平均每日17.2支,也就是差不多一天一包烟。
相关链接:
女士中有3.4%吸烟者,其中60多岁人群中吸烟最为流行达6.5%,而30多岁人群最低为2.1%。但与男士一样,不同年代出生人群开始吸烟年龄渐趋低龄化,30后老太太最初开始吸烟差不多31岁左右,而70后则不到23岁就开始手夹卷烟了。
欢迎购买红皮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
就地域而言,70%以上的吸烟男士集中在云南、贵州、青海、湖南、海南、江苏、北京、甘肃等地;而在女士,东三省、内蒙古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的吸烟流行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倍。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与1996年一样,男士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都在20岁,但通过对不同年代出生人群进行分析发现,开始吸烟的人群变得愈加年轻,30后多在24岁左右开始吸烟,而70后则多不到20岁就喷烟吐雾。
总之,研究者认为,有效的烟草控制手段和健康教育在中国还是非常紧迫和需要的。此外,各种卷烟在中国的售价在全球也是最便宜的,这必然不利于推广禁烟。
就城乡区别而言,乡村居民比城市居民对烟草更为钟爱,尤其是40~59岁的中年人,或者相对接受教育程度较低者。
最重要的是,研究者比较担心70后以及之后的几代人。就70后而言,这一代人吸烟者多,且年龄较轻就开始吸烟,吸的还是卷烟,如不尽早戒烟就意味着70后将成为卷烟全面冲击健康的第一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周脉耕等在全国10万人中进行的调查显示,2010年中国有烟民3.18亿,耗费卷烟1.74万亿支,若按目前国内国际上通用的一支香烟长84 mm计算,吸掉的香烟可绕3600圈。
抽烟的人不配谈雾霾:吸烟肺癌风险是高PM2.5的10~15倍
来源:Liu S, Zhang M, Yang L, et al. Prevalence and patterns of tobacco smoking among Chinese adult men and women: findings of the 2010 national smoking survey. 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 2016 Sep 22.
Meta分析称,射频消融可改善房颤合并心衰者的心功能
房颤和心力衰竭经常并存,并与发病率和死亡率风险增加有关。内科学年鉴上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研究提示,对于这类患者,导管消融术在改善全因死亡率、心力衰竭住院率以及左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最大摄氧量和生活质量方面优于传统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相比,房颤消融降低了全因死亡率(9.0%vs17.6%;RR=0.52)和心力衰竭住院率(16.4%vs27.6%;RR=0.60)。【本刊述评】吴海英:管理老年高血压既要强调达标,也要避免血压过低
近期,阜外医院吴海英教授在本刊发表述评指出,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保护靶器官、改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反复支架内再狭窄有新机制!阜外医院乔树宾等研究
支架内再狭窄(ISR)是支架术后后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之一。阜外医院乔树宾等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对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病变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反复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均质性新生内膜比例更高,支架内纤维增生为反复支架内再狭窄重要机制。本研究所入选的两组患者在支架膨胀率及支架膨胀不全发生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说明技术操作性因素在该患者群体反复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机制中并不是主要原因。Circulation研究称,近两成非心脏手术患者会发生围术期心肌损伤
Circulation杂志发表研究表明,16%的非心脏手术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心肌损伤。本研究中,定义围术期心肌损伤为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较术前绝对增长>14ng/L。发生围手术期心肌损伤患者中,只有6%有胸痛。82%的患者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围手术期心肌损伤患者的30天死亡率是无围手术期心肌损伤者的6倍(9.8%vs1.6%),1年死亡率升高(22.5%vs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