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吃得饱穿得暖,还会营养不良吗?
《中国儿童肥胖报告》(2017)
1985-2014年,我国7岁及以上学龄儿童超重率由2.1%增至12.2%,肥胖率则由0.5%增至7.3%, 超重、肥胖人数也由615万人增至3496万人。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至2030年,7岁及以上学龄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将达到28.0%,超重、肥胖的儿童将增至4948万人。
看到这份报告
你是不是想感叹一句
现在的孩子生活太好了
不愁吃喝
还有五花八门的零食

那么
现在的孩子,还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吗?
答案是肯定的!
营养不良将不同程度影响中小学生身体健康! 需重视!
一、学生营养不良的原因分析
1.“早餐被省略,午餐在流浪,晚餐太丰盛”的错误饮食习惯是导致中学生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
2.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是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另一重要原因。
青少年中“小胖墩”和“豆芽菜”
为何逐年升高?该如何预防?

二、学生营养不良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1. 开展营养教育宣传,增强学生家长的营养知识和营养意识
学生家长应纠正以下错误思想:
(1)大鱼、大肉就是营养;
(2)昂贵或进口的食物营养丰富;
(3)保健品就是营养;
(4)早餐马虎,中餐对付,晚餐重视;
(5)喜欢吃啥,就是体内缺;
(6)洋快餐营养;
(7)胖人不缺营养
2. 要特别注意保持体液的酸碱平衡:一般认为,进食酸碱性食物比例以1:3为好。

3. 对学生挑食、偏食的习惯进行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时需注意以下四点:
(1)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耐心;
(2)不采用强迫、哄骗或威胁的方式,防止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3)保证早、中晚三餐及点心的正常饮食,少吃零食,孩子餐前有饥饿感就不会挑肥捡瘦;
(4)父母以身作则,带头吃多种食物,对不吃蔬菜的孩子可菜肉混食,如吃饺子、包子等。
4. 健康的饮食要求:
(1)少吃油炸和经过阳光暴晒的食品;
(2)多吃增强记忆力的食品;
(3)热量必须充足;
(4)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
(5)应补充钙、铁、碘、锌等元素;
(6)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
(7)注意饮食多样化;
(8)注意四季的饮食规律

5. 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
(1)吃饭要定时;(2)吃饭要定量;(3)不暴饮暴食
6.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
(1)早餐是学生大脑启动的“开关”,早餐不仅要热能充足,还要有足够的蛋白质。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学生吃早餐是必需的,且早餐的质量或数量都不能忽视。
(2)午餐应减少脂肪摄入量并增加饮食中的糖类含量,以预防肥胖症、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目前这些病不仅发生于中老年人,青少年也可发生。

(3)晚餐的原则是“少而清淡”。从营养学的角度,晚餐不应吃得过饱,不应油腻,否则会影响睡眠。晚餐不宜吃得过晚,因为晚上吃的食物还没有来得及消化和吸收便卧床休息,会对孩子夜间的睡眠不利,影响第二天上课时的精神状态。
学生饮食应做到:
“食物要多样,饥饱要适当,粗细要搭配,油脂要适量,甜食要少吃,食盐要限量,豆菜要增加,三餐要适当,膳食要合理,防病增健康”

儿童肥胖健康减肥方法
合理饮食
减少高热量摄入
要想让孩子瘦下来饮食中应选择能量略低、蛋白质等营养素含量相对较高的食物,多吃粗加工或富含膳食纤维的粮食和蔬菜,放慢进食速度,少吃能量密度高的食物(冰激凌等甜品),少喝含糖饮料。
少吃多餐
孩子饿了就让他吃,一天多吃几餐也没问题,但是要控制每一餐的量。正餐之外的加餐最好少吃主食,多吃蔬果类的食物。

补充必需营养素
儿童肥胖,最大的原因是体内营养过剩,而缺少钙、铁和维生素等必需物质去平衡。
【补铁食谱】:最好食补,偏方:红枣与红糖煮水食用。
含铁丰富的食物:紫菜、莲藕、黄花菜、蘑菇类、黑木耳、豆腐皮、腐竹、豆类、谷类、鸡胸、动物肝脏、虾米、淡菜、果丹皮、葡萄干、胡萝卜、西红柿、香蕉、橄榄。
【补钙食谱】:
一杯牛奶:约300毫克的钙
25克海带和虾皮:300毫克的钙
豆制品:500克豆浆含钙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钙就高达500毫克。
【补充维生素食谱】
海鱼、动物肝脏、蛋黄、瘦肉、脱脂牛奶、鱼肝油、乳酪、坚果、海产品及添加维他命D的营养强化食品。

适量运动
鼓励孩子做家务
虽然要保证孩子读书和做作业的时间,但要限制孩子看电视、打游戏或上网的时间,多鼓励孩子和自己一起做家务,既从小教会孩子独立,又能减少孩子静止不动的时间。
多陪孩子做有氧运动
运动既能消耗掉多余的热能,又有助孩子生长发育。平时可以让孩子多做骑小车、跑步、跳绳、登楼梯、游泳等运动。如果有家长的陪同,孩子会觉得运动变得更加有意思就会乐于参与。

宝宝拥有一个健康的未来,是每一个父母为之奋斗的最大动力,也是父母最幸福的源泉!但盲目的宠溺也许会造成一种适得其反的效果,在健康的道路上,还是得坚持80%营养 20%运动=真正健康!给孩子最科学的饮食进补,才能迎接更好的二胎时代!
吃糖多,甩肉难!三项研究证实多吃糖有害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糖吃得过多,身体会明显受损,糖尿病、心血管病、癌症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均会明显增加,还能导致人寿命缩短。近期,《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和《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先后发表的三项研究又揭示了添加糖和含糖饮料有害的新证据:导致脂肪过度堆积、体重增加、胰岛素抵抗。减肥新花样:“早八点吃早餐,下午两点吃晚餐”
有人说,一个人一生要吃掉约50吨食物,谁先吃完,谁就会早一点说再见。而确实近期Lancet子刊上发表的研究也显示,少吃点饭可明显改善健康。这里有个问题,少吃虽好,怎么兼顾食欲?不是唯有爱与美食不能辜负么?近期一项发表在《肥胖》杂志的研究带来好消息。研究显示,白日里间歇性“饿肚子”或早点吃饭有助于遏制食欲,24小时内平均燃烧更多的脂肪,进而达到减肥的效果。澳大利亚学者称,2017美国高血压指南有乱贴标签嫌疑
近期在JAMA内科子刊上,几位澳大利亚学者就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AHA/ACC)高血压新指南带来的增益和潜存的风险进行了评估。他们认为,改变高血压诊治门槛将会让人群面临3种风险。首先,更广泛的疾病定义意味着很多人被贴上了不健康的标签,即使他们的患病风险很低。“如果一个人被认为患有高血压,要比同样血压水平但没有被贴上高血压标签的人,更容易焦虑和抑郁。”研究者指出。杨进刚阜外2023-08-16 09:11:43
0000应用左室辅助装置该怎么抗凝?阜外经验
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已成为目前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策略。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可引起凝血-纤溶系统的异常激活,由此导致严重的出血和血栓事件成为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这类患者因出血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成人患者高达30%,而在儿童患者中高达50%。浙大一院学者:老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还需考虑近远期健康状况
高龄冠心病患者药物给予经皮介入冠状动脉(PCI)术,还是施以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随着老龄患者的增多,临床医生常常需要考虑这些问题。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ZhangQ等进行的Meta研究显示,高龄患者接受PCI治疗短期死亡风险低,住院时间短,但接受CABG远期生存率高。研究还显示,不论采用PCI还是CABG,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和心梗的风险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