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学者称(2017美国高血压指南有乱贴标签嫌疑)
来源:
其次,意味着降压治疗不良反应的人群会增多。
研究者指出,不管患者收缩压是在130 mmHg以上还是以下,均应该持续给予饮食和体力活动相关健康生活建议和相关支持。当需要服用降压药物时,应利用可靠的风险评估工具去评估其心血管风险与潜在的治疗获益和危害。
研究者介绍说,2017年AHA/ACC高血压指南遵循了医学的一个既定模式,即疾病定义的范围通常扩大而非缩小。
而如果按这份指南,则会有13.7%的美国成人“变成”高血压患者,即在美国多出3100万高血压患者,就澳大利亚而言,也多出240万高血压患者。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第三,在某些国家,比如美国,意味着很多新诊断高血压患者以“既存疾病”而难以覆盖医疗保险。
他们指出,根据2017年AHA/ACC高血压指南所新诊的高血压患者,有80%不能通过降压而降低心血管病风险而获益,11%将有边缘获益,9%获益明显。
对于这些新增的高血压患者,绝大多数为低危患者(约2500万),且不推荐药物治疗。研究者认为,临床医生不应该将高血压的标签贴给他们。
首先,更广泛的疾病定义意味着很多人被贴上了不健康的标签,即使他们的患病风险很低。“如果一个人被认为患有高血压,要比同样血压水平但没有被贴上高血压标签的人,更容易焦虑和抑郁。”研究者指出。
2017年AHA/ACC这份新指南改变较大:成人高血压诊断门槛从140/90 mmHg,降低为130/80 mmHg;降低已有心血管病“高危”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门槛到130/80 mmHg;降低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10%,或者伴有糖尿病或肾病患者药物治疗门槛到130/80 mmHg。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美国医师学会(ACP)和美国家庭医师学会(AAFP)就曾对2017年AHA/ACC高血压新指南颇有微词,ACP认为其中诊治门槛的变动“证据并不支持,并且会导致低值医疗”;AACP认为,“将患者血压降到更低,其中潜存危害没被评估”。
[1] Katy J. L.Bell, Jenny Doust, Paul Glasziou. Incremental Benefits and Harms of the 2017 ACC/AHA High Blood Pressure Guideline. JAMA Intern Med. Published online April 16, 2018.
[2] University of Sydney. New blood pressure guidelines could put lives at risk, say experts. Medicalxpress. April 16, 2018.
他们认为,改变高血压诊治门槛将会让人群面临3种风险。
“收缩压量取重复性较差,诊所间重复测量值标准差为10 mmHg。这样大部分成人'真实’收缩压接近130 mmHg,这种血压固有变异性增加了潜在的高血压诊断可能。”研究者表示。
近期在JAMA内科子刊上,几位澳大利亚学者就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AHA/ACC)高血压新指南带来的增益和潜存的风险进行了评估。
孩子出生体重低,今后肥胖风险高:新版美国膳食指南将首次为孕妇和婴幼儿提建议
一口一口,一勺一勺,不知不觉,宝宝处于肥胖、糖尿病或其他生活方式疾病的发病风险中。此外,新一波的研究表明,宝宝们的这些疾病风险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了。妊娠女性和小宝宝们到底应该怎么合理摄取膳食?这些是2020版美国膳食指南撰写专家正在思考的问题。Lancet发表INTERSTROKE研究:控制好十个因素,可预防90%脑中风
如果高血压被控制,会减少48%的脑卒中;如果体力活动适当,会减少36%的脑卒中;如果饮食健康,结构合理,将会有19%的脑卒中可预防;如果戒烟,12%的脑卒中就会减少;如果房颤等控制好,可防9%的脑卒中;如果糖尿病控制好,4%的脑卒中可减少;管好饮酒,可减少6%的脑卒中;学会释放压力,也可防6%的脑卒中,管好血脂,会减少27%的脑卒中;如果管理好体重……导管消融可为器质性室速一线治疗!Circulation刊发阜外姚焰等中国团队参与的国际多中心研究结果
近日,Circulation发表的囊括中日韩等的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PAUSE-SCD研究表明,对于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单形室速患者进行导管消融,可减少室速复发、ICD放电,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美国芝加哥大学Dr.Tung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姚焰为共同通讯作者。杨进刚阜外2023-09-26 09:20:060000仅16.9%节律控制治疗!中国5560例房颤合并左室功能障碍患者分析
房颤合并心衰较常见,对于这类患者,目前的指南建议采用抗凝治疗、心率控制或节律控制和指南推荐的抗心衰治疗。这类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可以改善收缩功能。但由于心房重构程度较高,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很困难。近日,霍勇和赵冬等一项CCC-AF研究显示,中国大多数房颤合并心衰患者采用非节律控制,抗凝治疗和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药物治疗不足。杨进刚阜外2023-10-03 12:07:3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