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安贞医院学者建立主动脉夹层术后重度低氧血症预测模型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一生可能只见一次的病例】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5》就是这样一本书。
研究进一步分析提示,提示体重指数(BMI)、年龄、术前肌红蛋白(Mb)水平、术中体外循环时间(CPB)、术前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术后48h内二次开胸手术(二开)、术前血肌酐(Cr)为重度低氧的独立危险因素。
研究者将上述独立危险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建立模型。
研究者用此模型对121例A型夹层病例进行预测并进行预测效能评价。此组病例死亡9例,总体死亡发生率7.4%,无术后48h内死亡。术后48 h内重度低氧血症共20例,发生率为16.5%。AUC为0.785。
近期,北京安贞医院孙立忠、郑斯宏等发表研究建立了更加适合国人的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重度低氧血症风险预测模型,初步预测效能满意,能够满足临床工作的基本需求。
来源:鞠帆,刘楠,潘旭东,等.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重度低氧血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探索. 中华医学杂志, 2016, 96:1001-1006.
研究者纳入411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该组病例的围手术期死亡率6.57%,术后48h内重度低氧血症[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O2/FiO2)≤100mmHg]共69例,发生率为17.1%。
0000
相关推荐
JACC研究:心梗后不吃他汀、ACEI/ARB和β阻滞剂者,死亡风险增加65%
目前指南建议,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或他汀类药物,目的是为了预防心梗再次发作或死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部分患者并不能坚持服用上述全部药物,经常漏服或少吃某一种或两种药物。杨进刚阜外2023-08-11 13:07:38
0000循环子刊称:吸烟致心肌肥厚,戒烟后可逆
近期,《Circulation:CardiovascularImaging》发表的一项纳入4580例受试者的研究数据显示,吸烟会导致心肌肥厚,进而使心功能变差,这使得没有心血管病的吸烟者面临心衰发生的高风险。而且,吸烟量越多,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损伤越严重。即使校正了如年龄、种族、体重指数、血压、糖尿病和饮酒这些危险因素之后,吸烟者的心肌较不吸烟者以及曾经吸烟但已戒烟者明显增厚,心功能也较差。阜外医院赵连成等研究称,打鼾的人,甘油三酯会升高
人到中年,毛病常会填几样,比如睡觉不安静开始打呼噜,血脂不安稳开始出现异常,不过打呼噜和血脂异常是否有关?阜外医院赵连成、夏艳杰等研究显示,中年人打呼噜频次越多,声音越大,其高甘油三酯血症风险越高。研究发现,高甘油三酯血脂的患病率在不打呼噜、有时打呼噜、经常打呼噜、总是打呼噜的人群中逐步上升;此外随着打呼噜声音的增大,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01:10
0000中国男士胆固醇增幅位列全球前十位!《自然》杂志200国家1亿人分析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风险的传统危险因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降脂药物的应用极大地影响着人群的血脂水平!近年来全球人民生活方式在不断的变化,新的降脂药物也逐渐应用于临床,那么人群的血脂水平变化如何?近期,《自然》杂志发表迄今最大规模的全球最大规模全球胆固醇水平研究结果揭晓答案。一直以来,高胆固醇通常被认为是西方富裕国家的一个特征,而该研究首次发现,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最高水平不在西方国家。美国研究称,睡眠不规律,让人肥胖加”三高“
DiabetesCare杂志一项研究发现,不规律的睡眠、起床以及就寝时间会使人更容易患上肥胖、高胆固醇、高血压、高血糖等代谢紊乱。研究者指出,许多以前的研究已经表明睡眠不足与肥胖、糖尿病和其他代谢紊乱的高风险之间的联系。该研究则表明,即使校正了睡眠时间和其他生活方式因素,每晚就寝时间以及每晚的睡眠时间有一个小时的差异便会带来高达27%的代谢异常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