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发现,中国每年近30万人因高胆固醇死亡,占死亡总例数的3.3%,山东、河南和河北是重灾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杨静和周脉耕等分析了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的中国人群数据,估算2013年因血总胆固醇升高而死亡者近30万人,占全部死亡的3.3%,死因主要是冠心病死亡。
研究估计,高胆固醇血症对50~69岁者的影响最大,总体而言,高胆固醇使633.2万个中国人平均每人少活一个健康年。
研究还发现,高胆固醇血症对男士的影响更大。男性因高胆固醇血症造成的健康损失是女性的2.3倍。
高胆固醇对山东、河南和河北的影响最大。作者认为,这是因为山东、河南和河北三省人口基数大,归因死亡例数和疾病负担较高,对中国的整体健康有较大影响。
而去除人口和年龄结构的影响后,高胆固醇血症则对北京、河北、吉林等地的健康影响较高,而对上海、浙江、香港等地的健康影响较小。
作者认为,高胆固醇血症在中国还不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但我国居民高胆固醇血症已呈上升趋势。相关因素,如不合理膳食、身体活动不足、超重肥胖等在人群中广泛存在且有上升趋势。
同时,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带来生活方式的转变,也将导致城市心血管事件的上升。如果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高胆固醇血症造成的疾病负担将会进一步增加。
研究使用了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通过计算高总高胆固醇人群归因分值来估计血胆固醇的归因死亡例数和伤残调整寿命年,并对其在不同年龄组、性别、疾病和省份中导致的疾病负担进行比较;采用2000- 2025年世界人口的平均年龄结构作为标准人口,计算年龄标化率。
杨静, 王卓群, 赵艳芳. 2013年中国归因于高血清总胆固醇的疾病负担研究.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6, 50: 764-768.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红皮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
0002
相关推荐
【阜外经验】急性心梗合并室间隔穿孔该如何处理?
阜外医院学者通过分析8年间处理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发现,室间隔穿孔多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一周以内,溶栓治疗可提前穿孔发生时间;手术治疗的近期及远期预后均显著优于保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2周以上行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率较高。自我隔离可减少约90%的感染!东南大学学者估计:若提前一天封城,可减少3600人感染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者在预印本平台medRxiv刊发文章,研究者用Flow-SEIR模型研究发现,交通管制、自我隔离措施极为有效。研究显示,群众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可减少约90%的感染。然而,如果群众做不到自我隔离,则感染增加20.4%。如果完全控制住外来人口向疫区流动,则峰值数量将减少21%左右。吃糖、喝饮料、饮酒、感冒药超量上榜!伤肝九件事
肝脏是人体重要脏器,如何保护肝脏的健康?有九件事要留心。1.吃糖多吃糖多不仅坏牙,也会伤肝。吃过多的精制糖和高果糖玉米糖浆会导致肝脏脂肪堆积,从而致病。有研究表明,即使自己不胖没超重,糖也会像酒一样伤肝。2.某些伤肝草药很多补药会称“纯天然,无公害”,但是还是建议在进补之前,咨询医生,以防药物本身伤肝,或者与正在服用的药物间存在相互作用。3.超重肥胖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启动《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宣传推广活动
今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举办了《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宣传推广活动。报告显示,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4.6%,城市为42.51%。估计全国已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平均每5个成人中就有1名罹患心血管病,而每5例死亡者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报告显示,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心血管病的疾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杨进刚阜外2023-08-01 09:00:31
0000欧洲心脏杂志刊登阜外医院李卫团队PURE研究最新结果:每天睡觉超9小时,该警惕;睡不够6小时,白天可小睡
昨日,欧洲心脏杂志刊登了阜外医院李卫教授团队与加拿大SalimYusuf教授等人联合开展的PURE研究的最新分析。研究表明,成年人每天睡6~8小时心血管病和死亡风险最低,但每天睡8小时以上,心血管病和死亡却较高。具体而言,每天睡8~9小时、9~10小时、10小时以上的人风险依次增加5%、17%和41%。睡太多可能要警惕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1:34:2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