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加工食品吃得多,会“伤心”!
生活好了,但生活也忙碌了,每周吃超加工食品也多了。
在202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发布的一项研究提醒,每周吃超加工食品,会增加心脏病风险。
超加工食品范围较广,包括那些批量生产的面包、即食食品、快餐、糖果和甜点、咸味小吃、早餐麦片、再造肉(包括鸡肉与鱼肉)、方便面、糖类、添加了盐的罐装蔬菜、糖衣干果、苏打水和含糖饮料。
该研究随访10年的结果显示,这些超加工食品吃得越多,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越高。
平均每周食用 7.5份、13 份和 18 份的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分别为 8.1%、12.2% 和 16.6%。
10年里,每周每增加一份超加工食品,心血管疾病风险就会增加10%。
此外,健康的饮食结构还对这种风险有所调节。
研究发现,对于不怎么采用地中海饮食人群而言,每周每增加一份超加工食品,就会增加19%的心血管病风险;而对中高程度坚持地中海饮食的人群,则增加8%,而且相关性不明显。
研究者表示,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吃超加工食品与多种慢性疾病有关,而当前研究则提示,这种相关性在那些饮食不健康人群更强。公共卫生措施和营养政策应引导个体健康饮食,限制食用超加工食品,似乎是明智之举。
这项研究分析了ATTICA 前瞻性研究中2020人的数据,其中1014为女性,平均年龄45岁。平均每周摄入约15份超加工食品。
随访10年期间,共发生317例心血管事件。
来源:ESC2021
0001
相关推荐
心功能异常者,要特别注意防护空气污染!阜外医院王增武等研究
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增武团队在环境领域期刊发表研究,发现室外空气污染越严重,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特别是重度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发生严重的心血管病风险就越大。王增武指出,空气污染是影响心血管健康的一个公认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加深了对室外空气污染影响人体心血管健康的认识。【新时代、新起点】第二届北京国际心血管病学大会暨京津冀一体化年会成功召开
2018年1月12-14日,由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北京国际心血管病大会(BICC)暨京津冀一体化年会(JJJI)。北京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主任委员、大会主席杨跃进教授表示,本届大会遵循“面向京津冀、面向未来、面向基层、面向临床、面向青年”的原则,秉承“传承求创新,规范求实效,质量求安全,合作求引领,交流国际化”的宗旨,目的是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地区心血管病学的发展。杨进刚阜外2023-08-14 08:40:36
0000上海疾控中心研究:食物胆固醇与血胆固醇呈线性相关
胆固醇、脂肪,食物中这些成分往往让人想起心血管病。近日,上海疾控中心进行的研究显示,高胆固醇食物吃多了,血脂异常风险就会增加,而女性比男性更为敏感,而饮食脂肪酸与血脂异常无关。研究显示,饮食中胆固醇与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比是线性相关的。舒张性心衰或许该分三型!美学者建议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也称舒张性心衰。在欧洲心脏病学会心力衰竭协会网上年会上,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安舒兹分校学者认为将舒张性心衰“揉碎了”分分型,或更有助于指导治疗。研究者通过对216位患者的临床特征、超声心动图和生物标志物进行了事后分析,并根据机器学习技术对心脏结构、功能以及生化检查等进行识别并最终定义了舒张性心衰的3种表型:A型、B型和C型。短期高磷饮食即可升高血压!上海华山医院学者研究
作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高磷血症与心血管病和死亡密切相关。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磷水平即便仍处于正常高值,也与心血管病风险增加有关。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肾内科陈靖等首次发现,健康年轻成年人吃5天高磷饮食(磷摄入量2300mg/d)后,收缩压即明显升高,可能与容量扩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