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随机对照试验称(假期每天称体重可避免,每逢佳节胖三斤)
研究者表示,每天自我测量体重并通过图表追踪体重变化,可能是成年人应追求的理想目标,尤其是超重或肥胖人群。但该研究结果需要进一步研究来验证。
研究者称,这是首个评估每天自我测量体重对体重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
有专家认为,可能干预组的人发现头一天体重增加了,第二天就会多运动运动,或者会多注意吃喝。他们通过观察自己的体重变化,立即自我调整生活行为,这会很奏效,因为这是个体化的干预。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研究者还观察到,随访完成后,干预组的饮食评分有所降低,提示每天监测体重可能会促使他们日常注意控制进食量和进食次数。
另外,每天监测体重者的总体脂百分比也有所降低,说明这种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体脂成分。相反,对照组中体重增加的人体脂百分比也有所升高。
“每逢佳节胖三斤”并不是虚话,报道显示,每个假期可导致体重增加0.4~1.5 kg。而且,假期的增肥可持续较长时间,对健康有长期影响。
该研究还显示,在假期后14周随访期间,尽管对照组平均体重减轻了1.14 kg,但仍有57%的“假期肥”没有减掉,整个研究期间体重还是明显增加了1.51 kg。
实际上既往已有观察性研究发现,勤测体重可能有助于减肥。比如,去年在美国心脏协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现实,每周测体重6~7次的人1年内体重可减轻1.7%。
近日公布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给大家及时送来了“假期不增重”妙招:度假时每天测体重并通过手机APP追踪体重变化可避免假期体重增加,原本超重或肥胖的人还可能因此达到减肥的效果。
干预组的人在假期每天自我测量体重并通过可视化图形追踪体重变化,且被告知尽量避免体重增加,但并未被告知避免体重增加的方法。
而且,超重或肥胖者从监测体重中的获益似乎最大,他们在假期居然还减肥了,体重平均减轻了1.46 kg,体重正常的人则基本维持体重不变( 0.33 kg)。
这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111名成年人,随机分入对照组(不监测体重)或干预组,分别在感恩节(11月第四个星期四)前、元旦节后以及此后14周时进行随访。
来源:Sepideh Kaviani, et al. Daily Self-Weighing to Prevent Holiday-Associated Weight Gain in Adults. Obesity. Published online May 22, 2019.
端午小长假马上来临了,面对各种美味可口的粽子,如何才能避免肚子圆滚滚呢?
需要注意的是,“假期肥”对男士的影响可能小于女性。随访期间,对照组中男士减掉了95%的“假期肥”,而女士仅减掉了23%的“假期肥”。
结果显示,感恩节至元旦节期间,每天监测体重者的体重几乎没有变化,而对照者的体重平均增加了2.65 kg。
三成继发性高血压由睡眠呼吸暂停引起!全国40万患者分析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ZhangYan等进行的研究表明,2013~2016年我国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其中肾实质性病变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主要病因。研究显示,2013年确诊72691例继发性高血压,到2016年则为118135例。在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病因为肾实质性病变者占比最高(超出50%),其次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约25%),肾血管病变和主动脉病变占比较小。阜外医院“杂交”治疗难治性房颤经验:胸腔镜联合介入导管消融效果更确切
目前,无论是导管消融还是胸腔镜外科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成功率偏低。阜外医院郑哲等在国内较早应用胸腔镜外科消融联合介入导管消融治疗长程持续性房颤,手术创伤小,不用建立体外循环。初步的临床结果显示手术安全可行,消融成功率优于单纯导管消融和胸腔镜外科消融的疗效。本组共15例患者,房颤最长时间为6年,房颤病史时间最长12年,平均房颤持续时间(4.0±3.9)年。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1:36:43
0000小心脏、血容量低,直立不耐受,病因不明!JACC文章描述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没有明确病因的疲劳至少持续6个月,伴有睡眠不足、体力或脑力劳动后疲劳症状加重(运动后不适)的一种综合征,严重疲劳限制了正常的日常活动。虽然慢性疲劳综合征很少被认为有心功能不全,JACC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指出,慢性疲劳综合征与慢性心力衰竭非常相似,但病因不明。作者从近期发布的有关慢性疲劳综合征的87篇研究数据中发现:50万亚洲人群研究显示,腹部肥胖者易患房颤
韩国学者研究提示,对于亚洲人群,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是房颤的一个重要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在对临床变量进行调整的多变量模型中,与正常体重者相比,低体重、超重和肥胖者的房颤发生风险分别增加了21%、14%和52%。腹部肥胖者的房颤风险为18%。进一步分析显示,除了肥胖人群的房颤风险增加之外,对于非肥胖人群,无论体重指数如何,腹型肥胖者的房颤风险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