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医显身手(血压降至,lt,130,80获益有新证据,Lancet再发孙英贤团队中国农村高血压研究)
[1]Effectiveness of a non-physician community health-care provider-led intensive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versus usual care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RHCP): an open-label, blinded-endpoint, cluster-randomised trial. Lancet, March 02, 2023
与对照组比较,强化降压干预组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有所升高(1.75% vs. 0.89%),但两组中症状性低血压、损伤性跌倒、晕厥的发生风险相似。
之前的随机临床试验证明,强化降压可进一步降低高风险患者和老年人的心血管病风险。然而,由于缺乏普通高血压人群的数据,主要的临床指南仍然建议所有无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以<140/90 mmHg为血压治疗目标。
目前,关于高血压患者的最佳降压目标值,国际上仍存在争议。我国和欧洲等高血压指南以140/90 mmHg为降压目标,而2017年美国指南则以130/80 mmHg为降压目标。
[2]A village doctor-led multifaceted intervention for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n rural China: an open, cluster randomised trial. Lancet. 29 Apr 2022
CRHCP研究为一项开放标签、结局设盲、整群随机对照研究,随机选择我国3个省市的326个村庄,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于2018年5月8日至11月28日共纳入33 995名≥40岁、未治疗时血压≥140/90 mmHg(有心血管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病史者血压≥130/80 mmHg)或经治疗血压仍≥130/80 mmHg的患者。
而该研究为我国农村及全球类似地区提供了确切的高血压控制策略和可操作方案,这种有效、可采用、可持续的高血压控制策略应在医疗资源匮乏的其他人群中予以推广。
该研究也发现,在接受强化干预的患者中,心梗、中风、心衰、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均显著降低。而之前SPRINT试验观察到心血管病风险的降低主要是由于心血管高危患者心衰和心血管病死亡的减少,但未观察到中风风险下降。在蔡军教授牵头的STEP试验中,在>60岁的高血压患者中,强化降压与降低中风和心衰风险相关,但未观察到心血管病或全因死亡风险下降。
来源:
与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相比,强化降压干预组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了23.1 mmHg和9.9 mmHg。
该研究显示,接受由乡村医生主导的强化降压策略干预3年后,高血压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包括心梗、中风、需要住院的心衰、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了33%,心肌梗死、中风、心衰、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风险也分别降低23%、34%、42%、30%、15%。
作者认为,该研究对全世界的公共卫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心血管病是全球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高血压控制不佳是心血管病负担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
干预组乡村医生接受规范培训后,在初级医疗机构医师的监督下根据标准方案对患者启动和调整降压药物治疗,同时在家庭血压监测、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依从性等方面进行健康指导。

3月2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英贤教授团队在《柳叶刀(Lancet)》杂志发表的中国农村高血压控制(CRHCP)研究Ⅱ期3年随访结果表明,在我国农村高血压患者中,由乡村医生主导的强化降压干预策略,即以<130/80 mmHg为降压目标,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风险。
强化降压未观察到不良事件增加
孙英贤等指出,CRHCP研究Ⅱ期结果证实,在医疗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在全人群中实施由乡村医生主导的多层面降压干预策略,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风险。
在STEP研究发表之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述评称,STEP研究证实了SPRINT研究的主要结论,建议“改变降压目标,时不我待”。CRHCP研究Ⅱ期结果的公布,又一次为强化降压提供了坚实的证据。
该研究表明,在所有成年高血压患者中,与常规降压目标(<140/90 mmHg)相比,以130/80mmHg为降压目标是可行的,且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该研究采用强化降压策略在36个月内使血压降至了126/73 mmHg,在>60岁的患者,心血管病风险降低了31%,在<60岁患者中降低了39%,心血管病高危患者中降低了35%,非高危患者中降低了37%。
而且,在不同年龄、性别、教育程度、降压药物使用情况、基线心血管风险的亚组患者中,主要终点事件风险均一致降低。
而且,该研究是在医疗资源不足的现实世界进行的,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普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目标值应低于130/80 mmHg。
作者认为,该研究是第一个在普通高血压人群中证实了强化降压(<130/80 mmg/Hg)可有效预防心血管病的随机对照试验。
证实普通高血压患者强化降压(<130/80 mmHg)的有效性
2022年,该研究团队曾在Lancet杂志发表了CRHCP研究的初步结果:干预18个月时,在接受由乡村医生主导的多层面高血压干预的患者中,血压控制<130/80 mmHg者占57.0%,而对照组中仅为19.9%;前者平均血压降低了26.3/14.6 mmHg,对照组仅降低11.8/7.5 mmHg。
窦克非等报告药物支架与金属支架治疗冠脉大血管病变九年随访结果:死亡率和心梗相似,药物支架再次血运重建风险低
对于冠脉大血管病变,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和裸金属支架远期疗效如何?近期阜外医院窦克非等报告了随访9年的远期结果。研究显示,历经9年,这类病变患者应用药物洗脱支架的靶病变和靶血管血运重建的风险显著下降。但与裸金属支架相比,死亡率、心肌梗死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相似。图1冠脉大血管病变(直径≥3.5mm)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和裸金属支架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全因死亡结果杨进刚阜外2023-08-07 10:22:09
0000DYSIS-China研究:东北医生对LDL-C控制目标的认知较差
近期,胡大一等发表了DYSIS-China研究最新分析。该研究显示,患者血脂达标与临床医生对指南推荐的LDL-C控制目标知多少有关,而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不同科室、不同职称的医生对此参差不齐。研究者发现,全国不同地区的医生就LDL-C控制目标的认知程度和患者达标率,差异不小,其中东北地区较低。图不同地区的医生中,认为指南所推荐LDL-C控制目标是临床重要参考的比例杨进刚阜外2023-08-12 11:11:50
0000长期值夜班的胖子,心血管病风险高!同济医学院研究
一年四季黑漆漆的夜里,总有人坚持在岗位服务大众,比如医生。但近日同济医学院学者进行的研究显示,长期值夜班者心血管病风险升高,尤其是男性,而且如果人胖,风险更会叠加。图1轮班时间工作年限与10年心血管病风险间多变量调整样条曲线不过离开这种岗位的年头越长,这种风险也随之降低。杨进刚阜外2023-09-15 17:06:08
0000不挑食、活跃、要睡够、别太苛刻!美国心脏协会专家谈儿童健康点
心血管病的形成,是陈年积累所致。而令人警惕的是,很多儿童青少年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就已亮了红灯。比如,北京1.5万人研究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检出率为20.3%。高胆固醇血症检出率为5.0%。高胆固醇血症检出率较2004年已增加近3倍。杨进刚阜外2023-09-29 12:51:5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