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37

两种导管正向夹层重入技术处理CTO大比拼(空军军医大一院研究)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2023-10-03 09:46:260

注:1A~1E:为 CrossBoss 导管引导的 ADR 流程,1A 示术前造影见 CTO 病变入口不清、登陆区尚可,1B 示 Corsair 微导管支持下正向导丝无法进入真腔(箭头处为导丝位于内膜下),1C 示 CrossBoss 导管沿 Knuckle 导丝推进至登陆区(箭头处为 CrossBoss 导管),1D示 Stingray 球囊辅助下硬导丝穿刺进入真腔(箭头处为 Gaia 3 导丝),1E 示术后造影结果;1F~1J:为 Corsair 微导管引导的 ADR 流程,1F示术前造影见 CTO 病变入口不清、登陆区尚可,1G 示正向导丝 Knuckle 通过闭塞段并送至登陆区(箭头处为 XT-A 导丝),1H 示 Corsair微导管沿 Knuckle 导丝推进至登陆区并明确穿刺位置(箭头处为 Corsair 微导管),1I 示 Stingray 球囊辅助下穿刺后换聚合物涂层导丝进入真腔(箭头处为 Pilot 200 导丝),1J 示术后造影结果;1K:CrossBoss 导管;1L:Corsair 微导管。ADR:正向夹层重入;CTO:慢性完全闭塞

图1 CrossBoss 导管和 Corsair 微导管引导的 ADR 主要流程(示例)及微导管示意图

采用Corsair微导管和CrossBoss导管引导的正向夹层重入技术在冠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介入中,哪个更安全有效?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附属医院李成祥、李金等进行的研究回答了这个问题:Corsair微导管引导的正向夹层重入技术更胜一筹。研究显示,与CrossBoss导管比,Corsair微导管引导的正向夹层重入技术成功率更高(83.3% vs. 66.7%)、策略使用次数和导丝用量更少、开通时间更短,院内 MACCE和并发症发生率类似。两组间PCI时间和对比剂用量也相似。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这两种微导管的设计以及病例选择有关。CrossBoss 导管的特点为头端 1 mm钝性无创设计,“Fast-Spin”扭控装置可使导管快速安全地推进到登陆区,尤其在支架内CTO中有突出的优势(不易穿透支架结构进入血管内膜下腔,导管的钝头向远端血管真腔延伸 )。有研究报道的CrossBoss导管开通支架内CTO的成功率为90%,且只要远端帽位于支架内,88% 的病例可实现真腔到真腔的开通。但在多数的正向夹层重入技术操作中,首先进入近端帽的微导管往往不是CrossBoss导管,启动正向夹层重入技术后需要进行更换。Corsair微导管的优势是头端细小柔韧成锥形,肩部适度增粗,可以旋转,具备良好的通过和扩展性能。当前研究中,两种微导管均能顺利通过闭塞段,成功率的差异可能来自穿刺过程。据现有文献及实践经验,穿刺部位巨大血肿是正向夹层重入技术穿刺失败的重要原因,而两种微导管形成血肿的大小可能不同。Corsair 微导管建立的通道理论上比 CrossBoss导管更小,而且其头端比 CrossBoss 导管更小且成锥形,在登陆区可形成更小的楔形腔隙,使 Stingray 球囊能牢固地贴合于内膜下,为导丝重入提供稳固支撑。这项研究中,两组手术年份存在差异,早期的正向夹层重入技术主要使用 CrossBoss导管,后期主要使用Corsair微导管。Corsair 微导管除用于正向夹层重入技术,也用于正向和逆向技术,经验随时间逐渐增加,反过来提高了在正向夹层重入技术中的使用效果。有学者认为,绝大部分CTO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以正向导丝技术开始的,即使该技术失败,导丝已经比较接近远端帽,使用可旋转微导管很容易跟进,一旦该导管通过后,Stingray 球囊在大部分病变中都能顺利到达登陆区。如果可旋转微导管不能通过,CrossBoss导管很可能也无法通过,需要进行球囊扩张。因此,Corsair微导管可能足以替代CrossBoss导管。这项研究共纳入141例患者,均接受CTO PCI并使用 Corsair微导管(Corsair 组)或CrossBoss导管(CrossBoss 组)引导的正向夹层重入技术,接受符合入选标准的 CTO PCI 144 例次,两组各72例次。

来源:李金,陈根锐,高好考,等. Corsair 微导管与 CrossBoss 导管引导的正向夹层重入技术在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中的结果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23, 37: 394-402.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3.04.002.

载: 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