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梗死动脉CTO患者长期预后差(阜外医院随访11年研究)
但CAMI研究发现,CTO病变并不是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作者推测CTO病变的患者心功能更差以及心衰发作的比例更高,导致了预后较差。
研究纳入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成功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2282例心梗患者,其中628例(27.6%)存在非梗死相关动脉CTO病变。平均随访134.3个月。
近期,中国急性心梗注册(CAMI)研究的最新研究也显示,即使罪犯血管已经成功开通,合并CTO病变的急性心梗患者的远期预后较差。
而且存在非梗死相关动脉CTO病变患者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较高。
来源:
进一步分析显示,对于存在非梗死相关动脉CTO病变的患者,三支血管病变可预测11年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HR=2.05)。
[1]An X, et al. The 11-Year Prognostic Impact of Chronic Total Occlusion in the Non infarct-Related Coronary Artery o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Interv Cardiol. 2021:6646804.
数据显示,梗死相关动脉CTO病变的患者中,有三支血管病变或左主干 三支血管病变的患者的心梗、中风和靶血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及MACCE和死亡风险均显著增加。
近期,阜外医院杨跃进等对2282例心梗患者进行了11年的随访研究,发现非梗死相关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可预测心梗患者不良事件增加和生存率,还是男性心梗患者11年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研究数据显示,存在非梗死相关动脉CTO病变的患者的靶血管血运重建的发生明显较高。这些患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复发性心梗和中风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
0000
相关推荐
心梗出院后2周,是再梗“高危”期!JAHA杂志研究
美国一项研究提示,对于急性心梗患者,大多数心梗复发(再梗)发生在出院后2周内,出院后前2天复发的风险最高。研究发现,冠脉支架相关事件是再梗的主要原因。研究分析了6626例急性心梗患者,在出院后90天内,168例患者再梗。患者平均年龄(65.1±13.1)岁,37%为女性。研究发现,与接受血运重建的患者相比,药物治疗患者在90天内再梗的风险较高。中国台湾学者发现,慢阻肺患者起始应用支气管扩张剂30天内心血管病风险增加
我国台湾学者发现,COPD患者在起始应用长效β2受体阻滞剂或者长效毒蕈碱拮抗剂的30天内,其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缺血性中风的风险大约增加50%。研究者提醒,COPD在启动长效β2受体阻滞剂或者长效毒蕈碱拮抗剂治疗的30天,临床医生应警惕患者的心血管系统的症状。美国心脏协会称心血管病防治失败:死亡率下降放缓,诊疗费用升高1.5倍,创新面临窘境
虽然心血管病诊疗取得巨大进步,但心血管病仍为全球主要死亡原因。而且当前存在颇多问题:心血管病死亡率的下降趋势放缓,心血管药物创新、诊疗质量和医疗成本令人担忧。为此,美国心脏协会和杜克大学合作倡议:转变心血管诊疗的价值,增加心血管诊疗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并跨越指南实践的鸿沟。一、心血管病死亡率不再下降第一个心脏直视手术,第一次公共卫生干预运动,第一次……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32:05
0000年轻、男性和多个危险因素者,冠脉狭窄进展最快!全球最大的冠脉病变进展研究
关于冠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往往来源于尸检、冠脉造影和冠脉CT。比如,在参加伊拉克战争的平均年龄26岁的士兵中,8.5%有病变进展,但样本量较小。近期,一项来自瑞典的研究通过一系列冠脉造影发现,如果一个人没有心血管危险因素,冠脉粥样硬化往往进展很慢。而左前降支近端和中段病变进展最快,男士和糖尿病患者进展风险增加2倍。杨进刚阜外2023-10-01 22:00:0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