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可降脂,北汪芳等综述)
有氧训练联合抗阻训练可以取得更显著的效果。在一项针对 60 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研究中,患者被分为有氧训练组、联合训练组(有氧训练 抗阻训练 )和对照组,进行为期 12 周的训练;结果发现,有氧训练组和联合训练组的 TC、TG 和 LDL-C 均显著下降。
流行病调查提示,在一般人群中血脂异常的患病率约在30%~40%。
一项针对 981 例血脂异常老年患者的研究探索了运动配合药物治疗的降脂效果,发现运动训练组和运动 他汀类药物组的胆固醇下降更为明显。
有氧运动是最常见的运动形式。有氧运动可改善血脂水平。

一项纳入 37 项研究、共计 2 208 例糖尿病患者的Meta 分析显示,与不做运动组相比,有氧训练组 TC降低 20.24 mg/ml,TG 降低 19.34 mg/dl,LDL-C 降低11.88 mg/dl。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指出,定期适量进行身体活动有助于心血管代谢疾病的预防。
也有学者研究耐力运动时血脂谱的即刻变化。在一项分析超级马拉松运动员脂质代谢变化的研究中,跑步者于跑步后立即检测血脂水平,发现 TG、LDL-C 和 TC/HDL-C 比值分别降低 30%、8% 和 8%。
因此,应鼓励人们坚持运动锻炼、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机体体适能,以改善血脂谱、维持身体健康。
有研究发现,耐力运动影响胆固醇逆向转运。在长跑当中,ApoB 和 TG分别升高 12% 和 62%,磷脂、TG 和游离胆固醇向HDL 的转移率更高。这种变化在长跑结束后立即减少,72 小时后恢复至基线水平。
耐力训练是有氧训练中相对特殊的类型,通常不需要很高的运动强度,但是运动持续时间较长。研究发现,耐力训练对血脂的影响可能取决于训练时长、性别、基线状态或其他不可控因素。
另外一项纳入 25 项研究的系统性评价指出,每周进行 120 min 以上或热量总消耗大于900 kcal 的有氧运动,才能提高 HDL-C。
一些研究提示,运动和饮食控制均会影响LDL 水平。为了获得显著的降脂效果,建议运动训练与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变化、药物治疗相结合。
另有研究显示,中等强度运动和低强度运动均可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TC 和 TG 水平,而中强度运动组 TC 和 TG 降幅更大。
常见的血脂异常主要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TG)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发现并干预血脂异常是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有研究显示,热量限制、有氧耐力训练或两者结合这三种干预方式均对血脂有显著改善作用。
还有研究发现,在跑步中,跑步者的 ApoB 水平降低,LDL/ApoB 比值升高,且与运动距离成正比,提示在跑步中 LDL 亚型分布可能发生了变化。
抗阻训练,也称力量训练,是年轻人喜爱的运动类型,也可有效延缓老年人的肌肉流失,改善代谢。有研究显示,发现抗阻运动可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而HDL-C、LDL-C 和 TC 的变化并不显著。
还有研究显示,与运动强度相比,有氧运动的总量对脂蛋白谱的影响较大。长期运动对改善血脂有益。
日常体力活动指每日生活状态下的体力活动,是非计划、非针对性的,通常分为四大类型:职业性体力活动、交通性体力活动、家务劳动和娱乐休闲性体力活动。研究发现,日常体力活动能改善血脂。
对于合并血脂异常的冠心病或糖尿病患者,除了运动锻炼以外,还应配合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相关事件。
来源:[1] 贾娜,黄铖,夏辰兮,等.运动训练对血脂谱的影响. 中国循环杂志, 2023, 38(1): 96-100.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3.01.012.
北汪芳等在本刊发表综述,结合相关研究指出,无论有氧训练、抗阻训练还是日常体力活动均可对血脂谱产生积极影响。

不同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长对血脂谱的影响不同。有研究发现, 短期高强度有氧训练组较常规有氧训练组血糖下降明显,虽然 TC、TG、LDL-C 水平轻微下降,但未达统计学意义。
有研究显示,肥胖女性进行为期 6 个月的踏车训练(频率为每周 3 次、每次 60 min),体重平均减轻了 4.1 kg,HDL-C 水平升高 8%。国内学者对肥胖青少年的研究发现,有氧训练可降低血清 TC、TG 和 LDL-C,升高 HDL-C,但改善幅度在各个研究中略有不同。
Science营养特刊:争论吃脂肪,还是碳水化合物没有用,重要的是饮食质量
当前,关于健康饮食的建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但是存在不一致意见。对于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或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哪一种更好呢?在《科学》杂志关于营养特刊中的一篇文章中,来自哈佛大学陈冯富珍公共卫生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等营养学家就这个问题达成了共识,并提出了今后的营养研究议程。几十年来,饮食建议是以高脂肪摄入量导致肥胖、糖尿病、心脏病和可能癌症为前提,低脂饮食是最佳的。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1:38:53
0000顾东风院士等推出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建议采用China-PAR 模型,评估软件免费使用
2016年,我国心血管病死亡434.4万人,其中脑卒中死亡209.8万人,冠心病死亡173.6万人。2015年我国重大心血管病患者出院人次高达1887.72万,急性心梗直接住院总费用为153.40亿元,脑梗死的直接住院总费用高达524.26亿元。心血管病该怎么预防?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联合我国多学科专家制定了《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点击下载原文】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03:21
0000JAMA:医生应谨慎处方PCSK-9抑制剂
2015年,FDA和欧盟分别批准了PCSK-9抑制剂Alirocumab和Evolocumab用于家族性高胆固醇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二级预防,这可以说是本年度血脂领域最热点的话题之一。美批准达比加群用于儿童!
6月21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首次批准达比加群用于儿童,而且批准了多个适应证。达比加群也是首个获批用于儿童的口服抗凝药。此次达比加群获批的儿童适应证包括:已接受注射用抗凝药治疗至少5天的儿童,以及因初次静脉血栓栓塞完成治疗、需要预防血栓形成的儿童。其中,口服丸剂批准用于3个月~11岁的儿童,胶囊获批用于≥8岁的儿童。缩短心梗发病至介入时间,才是挽救生命关键!以色列研究
对于心肌梗死的救治,时间就是生命!尽快再灌注治疗,缩短心肌缺血时间对于减少心肌坏死至关重要。近期,JAHA杂志发表的一项以色列全国性的前瞻性多中心注册研究显示,发病到球囊扩张(P2B)时间而非入院至球囊扩张(D2B)时间是影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短期和长期生存的关键,D2B时间已经达到了它的作用极限。因此,应尽一切努力缩短P2B。杨进刚阜外2023-09-12 13:47:0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