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不劣于新型抗凝药!PRAGUE-17研究4年随访结果
11月5日,JACC发表的PRAGUE-17研究4年随访结果表明,在高危房颤患者中,左心耳封堵在预防主要不良心血管和神经系统事件方面不劣于新型口服抗凝药,同时可显著降低非手术相关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
这个4年随访结果与PRAGUE-17研究前期公布的20个月初步研究结果保持一致,进一步证实了左心耳封堵术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PRAGUE-17研究是全球首个对比左心耳封堵和新型口服抗凝药(95%为阿哌沙班)的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非劣效性研究,从捷克10个心脏中心纳入402例高危房颤患者,即有心原性血栓栓塞病史、或有临床意义的出血史、或CHA2DS2-VASc评分≥3分且HAS-BLED评分≥2分,随机分入左心耳封堵组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组。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3.3岁,65.7%为男士,平均CHA2DS2-VASc评分为4.7分,HAS-BLED评分为3.1分。
中位随访3.5年的结果显示,左心耳封堵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心原性血栓栓塞事件(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全身栓塞)、心原性死亡、有临床意义的出血、手术/器械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不劣于新型口服抗凝药组(HR=0.81, P=0.27,非劣效性P值=0.006),心原性死亡、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临床意义的出血、非手术相关有临床意义的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也相似。
研究者指出,长期来看,左心耳封堵术的非手术相关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提示左心耳封堵术可考虑作为高危房颤患者长期抗凝治疗的非药物替代策略。
述评专家指出,PRAGUE-17研究并未报告缺血事件和出血事件的严重程度,因此,需要进一步确认左心耳封堵术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有效性是否真正相似。
来源:
[1]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versus Non-Warfarin Oral Anticoagula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 4-Year Outcomes of PRAGUE-17. J Am Coll Cardiol. Nov 05, 2021.
[2]Does Percutaneous 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Stand the Test of Time?. J Am Coll Cardiol. Nov 05, 2021.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我国学者研究称,中老年打打麻将怡情,可防抑郁
麻将,不仅是很多国人的心头好,而且早已走出国门风靡全球,据悉全球有数百万人搓麻。以前有研究显示,打麻将能防痴呆,除此外还有啥好处?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学者进行的研究显示,中老年人打打麻将怡怡情有好处,有助于远离抑郁。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分析了一下城乡抑郁症流行状况和社会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乡村居民要比城里人抑郁的风险更高;不管什么人,“人群里扎堆儿”参加社会活动均比形单影只要好。心衰患者血压有预测价值!阜外医院张健研究
阜外医院张健等发表研究称,对于非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HFrEF,左室射血分数≥40%)患者出院时收缩压与不良事件呈U型关系。出院后收缩压对预后的影响取决于患者入院时是否有高血压(入院收缩压≥130mmHg)。研究发现,对于此类心力衰竭患者,如果入院时没有高血压,出院时收缩压低于99mmHg,入院时高血压患者出院时收缩压高于145mmHg,预后都较差。频发室早,易发房颤!中国台湾研究
一项来自中国台湾的单中心、回顾性、大规模人群研究提示,室早负荷较高(24小时内≥1000次)的人,容易出现房颤。该研究一共纳入16030名基线无房颤的成年人,根据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其中12%为室早负荷较高(中至高负荷,24小时内≥1000次)。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0:12:04
0000JAMA子刊研究称,持续炎症状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差
既往研究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时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与未来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有关。3月6日,发表在JAMA心脏病学子刊上的VISTA-16研究次要分析再次证实了这一结论,而且还进一步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后16周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如持续升高,患者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的风险均显著增加。入选440多万人,已建立全球最大人群队列!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介绍ChinaHEART队列
近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胡盛寿院士、李希副研究员团队等在国际流行病学杂志在线发表文章,介绍了ChinaHEART队列(HealthEvaluationAndriskReductionthroughnationwideTeamwork)的概况。杨进刚阜外2023-10-03 12:26:5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