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患者血压有预测价值(阜外医院张健研究)
研究发现,对于此类心力衰竭患者,如果入院时没有高血压,出院时收缩压低于99 mmHg,入院时高血压患者出院时收缩压高于145 mmHg,预后都较差。
研究纳入了射血分数≥40%的心力衰竭患者964例,其中高血压患者365例(37.9%)。主要终点是心血管死亡和心脏移植。平均随访71.8个月。
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出院后收缩压与整个队列的结局之间存在U形关系。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来源:Yao Y, et al. Does higher SBP at discharge explain better outcomes in non-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patients? Insights from Fuwai Hospital. J Hypertens. 2020 Oct 6. Epub ahead of print.
在多变量Cox分析中,血压正常患者的出院收缩压越高,预后越好(每增加10 mmHg,危险比=0.788)。
阜外医院张健等发表研究称,对于非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HFrEF,左室射血分数≥40%)患者出院时收缩压与不良事件呈U型关系。出院后收缩压对预后的影响取决于患者入院时是否有高血压(入院收缩压≥130 mmHg)。
然而,高血压患者出院收缩压与预后存在相反的关系(每增加10 mmHg,危险比=1.312)。
0000
相关推荐
多吃豆子预防心血管病!最新综述:豆类食物还可预防高血压和肥胖
一项最新的综述提示,多吃各种干的或湿的豆类,例如扁豆、豌豆、大豆,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病、冠心病、高血压、肥胖。这项综述共分析了28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与豆类摄入量最低的人群相比,豆类摄入量最高者心血管病风险降低了8%,冠心病风险降低了10%,高血压风险降低了9%,肥胖风险降低了13%。但是,这些相关性的证据质量都不高,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血脂检测和干预应趁早! Lancet刊登近40万人研究称,越年轻时发现血脂升高,长期心血管风险越高
近日,Lancet杂志上发表的一项覆盖38个队列、近40万人的研究表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升高与未来30年的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增加均显著相关,不仅仅是10年心血管风险增加。这意味着,40岁时的胆固醇水平与70岁时的心血管风险密切相关。而且,随着随访时间延长,non-HDL-C水平与心血管风险之间的关联更紧密。吸烟产生的烟雾“滋养”口腔细菌
“病从口入”,如果口腔里的细菌欣欣向荣,入侵人体能力增强是不是很可怕?而近期一项研究发现,吸烟时产生的烟雾很“滋养”口腔细菌,促进其生物膜的形成。生物膜是微生物在固体表面定植中产生的膜状物,这种膜状物构成复杂,不仅使得细菌抵御机体免疫系统攻击的能力增强,而且产生生物膜的细菌还会对多种抗生素产生抗性。警惕家族性高胆醇血症:十几岁就可发生心血管意外
阜外心血管医院张沛等分析了14位家族性高胆醇血症患者,发现这些患者均有黄色瘤和(或)腱黄瘤,冠脉病变均累及多支动脉,有10例为左主干病变。所有患者主动脉均成粥样硬化性改变,如主动脉根窦部管壁明显增厚、钙化斑块形成。研究者发现,这些患者小的仅8岁,年龄最大者也不足40岁,12位患者以黄色瘤为首发表现。2例因突发心肌梗死入院,其中1例死亡。吸烟,增糖尿病风险!法国声明
《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曾明确指出,吸烟可以导致2型糖尿病。吸烟者的吸烟量越大、起始吸烟年龄越小、吸烟年限越长,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越高。吸烟可以增加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长期戒烟可以降低吸烟者的2型糖尿病发病与死亡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9-28 08:15:1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