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DA(男性性腺机能减退者用睾酮有心血管风险)
来源:SFDA官网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SFDA)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称,用于治疗男性性腺机能减退的睾酮药品存在心血管风险,主要与静脉血栓、卒中、心脏病发作、心律失常、死亡等风险增加有关。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据SFDA报告,2004年1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检索到睾酮药品病例报告311例,其中5.47%涉及到心血管系统损害,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心悸、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尚未收到心脏病发作、卒中、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病例报告。
SFDA指出,自2014年以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加拿大卫生部等国外监管机构相继发布了关于睾酮药品的安全性信息,主要涉及到与心血管方面相关的可能风险。
0000
相关推荐
阜外医院程显声:剖宫产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增高20倍
怀孕产子是喜悦奇妙之事,也是风险莫测之事。肺栓塞,可谓其中主要遭遇的风险莫测之一了。怎么处理更好?中国科学院阜外医院程显声、熊长明、陈白屏几位教授结合临床实例手把手地着实阐述了一番。剖宫产带来的肺栓塞风险不小首先,怀孕本身就易形成血栓,且血栓栓塞病多发生于妊娠头3个月和围产期。从四个基本方面细数房颤抗凝药:达比加群酯适合亚洲房颤患者
房颤是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目前资料显示人群中房颤患病率约为1%。卒中是房颤患者尤其老年房颤患者的重要并发症,房颤引发的卒中不仅威胁患者生命,而且会导致沉重的医疗负担。“因此,对于卒中风险高的患者来说,当务之急是开始抗凝治疗。”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重症中心顾问专家朱俊教授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强调。遗憾的是,研究显示,我国高危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率仅10%~20%,意味着大部分患者没有开始抗凝治疗。中国心血管病调查:国人18.4%有二尖瓣反流,1.2%为中重度
近日,中国重要心血管病患病率调查及关键技术课题组对近3万≥35岁人群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自然人群中男女二尖瓣反流检出率较高均为18.4%,而且随增龄还有增高趋势。此外,二尖瓣反流程度也有随年龄增高趋势,其中35~50岁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检出率为0.3%,在51~64岁组为0.9%,在≥65岁组为2.2%。总体上有1.2%的人有中重度二尖瓣反流。阜外研究:室壁瘤有存活心肌者心原性死亡率高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晓丽、杨易剑等研究发现,近40%的室壁瘤患者的室壁瘤部位有存活心肌,这类患者的预后较差,如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则预后更差,心原性死亡率高达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