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也有代价()
研究发现,与最低收入组的男士相比,收入最高组的男士患高血压的可能性几乎是后者的两倍。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2]周密等,代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协作组.中国人群成年期体重变化现况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9, 40(5): 510-514.
[1] Wealthier men are more likely to develop high blood pressure. Medicalxpress
作者认为,急剧转型造成的安全感缺失,以及疲惫过劳已经对中国人的健康造成了伤害。
之前一篇《中国的幸福与健康:一个关于发展的悖论》论文指出,城里满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疲倦的、对生活感到迷惘的人们。
这或许是因为在很多时候,高收入本身就意味着高牺牲——牺牲了休息时间,牺牲了身体健康,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机会。
在日本循环学会第84届科学年会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高收入职业男性更容易患高血压。
研究显示,一个人超越父辈,摆脱贫困,变得有钱有地位,肥胖、血压升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的可能性也更高。
这可能与中国从营养不良到营养过剩的巨变有关,高文化程度和高收入者能够较好的改善饮食结构和生活环境,故体重增加的幅度较大。
来源:
高血压是一种与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研究者建议,高收入职业男性应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预防高血压,包括健康饮食、运动和控制体重,限制饮酒,避免暴饮暴饮。
美国之前也有一项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出人头地,虽能春风得意,但心血管健康却堪忧。也就是说,金钱和地位,某种程度就是付出健康努力而来的。
总之吧,富裕也是有代价的!
之前,中国慢病研究一项对36万人分析称,中国高文化程度、高家庭年收入者反而越来越胖。
该文章指出,从收入看,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低收入人群压力更大,有房有车的人则相对轻松。但如果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比如健康状况和工作时间,这种相关性几乎就不存在了。
我国另一项近2万人的研究发现,在北上广等一、二线城市中,有6%的人有重度抑郁症,确诊者中七成为男士,月收入较高的年轻人也有较高比例。
[5] Happiness and Health in China: The Paradox of Progress
[4] Youth Who Achieve Upward Socioeconomic Mobility DisplayLowe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But Higher Metabolic Syndrome Rates as Adults: Prospective Evidence From Add Health and MIDUS. JAHA, 28 Apr 2020.
[3] Gupta S, Goren A, Dong P, et al. Prevalence, awareness, and burden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 urban China. Expert Rev Pharmacoecon Outcomes Res, 2015, 23:1-15.
LP(a)升高,增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Hypertension研究
Hypertension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LP(a)水平升高会使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研究纳入动脉粥样硬化多民族研究(MESA)中基线无心血管疾病的6674名参与者。根据基线LP(a)水平和血压分组:杨进刚阜外2023-10-01 22:08:58
0000又有一个共识推荐“灵魂砍价”药物!合并糖尿病的心衰管理专家建议
前不久,医保局专家“灵魂砍价”的视频风靡网络,其中的药物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以4.36元的全球最低价纳入医保,打破了该药的价格记录。近期发布的《改善心血管和肾脏结局的新型抗高血糖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建议,对于射血分数<40%的心力衰竭,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达格列净均可作为心衰的基础治疗药物之一。孤独者,易患糖尿病!英国研究
一项英国研究显示,孤独会增加得糖尿病的风险。研究显示,得糖尿病的人要比无糖尿病者更为感到孤独。UCLA孤独评分平均每提高1分,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41%。研究还发现,孤独的感觉是独立于年龄、性别、种族、经济状况、吸烟、体力活动、体重、饮酒、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等因素之外的2型糖尿病预测因素。在考虑抑郁症状、独居生活和社交隔离等因素后,孤独感与2型糖尿病发病独立相关。阜外医院赵世华等质疑欧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标准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陆敏杰、赵世华等通过心脏核磁共振发现,临床见到的部分胸前导联深倒的T波但室壁厚度<15mm的患者,可能是早期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作者认为,心尖部最薄,如果与室间隔肥厚型心肌病使用同样的诊断标准,就可能造成早期或轻型患者的漏诊。这样的患者还可能被怀疑为冠心病等而反复就诊,接受各种有创检查,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中国呼吸睡眠暂停基层指南:打鼾、肥胖且白天嗜睡者要高度怀疑这种“睡眠杀手”
我国约有6000万人有呼吸睡眠暂停,由于睡眠呼吸暂停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关系密切,甚至可引起猝死,又被称为“睡眠杀手”。由于我国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治疗设备多局限于大型医院,公众对打鼾盲目轻视,使得大量的患者无法得到有效治疗。近日,《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基层诊疗指南(2018)》发布。识别可能的呼吸睡眠暂停对常规体检的患者应该注意以下情况:①是否打鼾?②是否肥胖?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56:1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