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发室早(易发房颤,中国台湾研究)
多因素分析显示,每天室早≥1000次是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HR=1.42)。
在按照性别和是否有合并症(包括糖尿病、心衰、冠心病)区分的亚组中,每天室早≥1000次者的新发房颤风险均一致较高。
结果显示,消融和未消融的患者中新发房颤的发生率分别为0.79%和3.9%,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8)。
为了阐明室早消融对室早负荷最高(每天>1万次)人群新发房颤风险的影响,研究者纳入了一个室早消融队列,其中126例患者经导管消融后室早消失了,另外675例患者作为对照。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倾向评分匹配分析显示,中位随访近2.7年时,室早负荷较高者和室早负荷较低(24小时内<1000次)者中新发房颤发生率分别为4.91%和2.73%。
来源:High Burden of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 Increases the Risk of New‐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 J Am Heart Assoc, 15 Feb 2023
但在<60岁的人群中,每天室早≥1000次者的新发房颤风险高于≥60岁的人群(HR分别为2.76和1.37)。

一项来自中国台湾的单中心、回顾性、大规模人群研究提示,室早负荷较高(24小时内≥1000次)的人,容易出现房颤。
该研究一共纳入16 030名基线无房颤的成年人,根据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其中12%为室早负荷较高(中至高负荷,24小时内≥1000次)。
0000
相关推荐
阜外1万人随访8年研究:胖女士高血压风险高
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关系密切,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陈纪春、冯宝玉等对1万余人随访8年余的研究提示,尤应加强女性和中青年体重超标者高血压的一级预防。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一如既往地发现,高血压的发病率随体重“水涨船高”(图1)。其中,超重和肥胖在男士分别增加22%和28%的高血压发病风险,在女士会分别上升16%和28%的风险。图1不同体重者年龄标化高血压累积发病率杨进刚阜外2023-08-01 14:41:01
0000血压超110/70 mmHg,增心血管病风险!宁光团队最新研究
近日,宁光、王卫庆等牵头进行的4C研究表明,一个无心血管病风险因素的健康人,血压超出110/70mmHg后,心血管病风险也会随着收缩压或舒张压的升高而升高。研究者表示,最佳血压水平可能低于目前传统上认为的140/90mmHg。研究显示,在无心血管病风险因素人群中,随着收缩压的升高,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升高,但未发现随着舒张压升高,心血管病事件增加。杨进刚阜外2023-09-30 10:35:24
0000社交媒体比吸烟更让人成瘾?社交成瘾也是一种病
就像吸烟对健康的危害,社交媒体也面临着健康危机。社交媒体主要包括微信、微博、QQ、今日头条、社交网站、博客等,国外用的比较多的则是脸书(facebook)和推特等,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但有学者称,社交媒体比吸烟更让人上瘾。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社交媒体罪不可脱。新研究支持中国糖尿病患者降压目标值应≤130/80 mmHg
一直以来,对于糖尿病患者降压目标值存在一些争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教授等的一项研究发现,收缩压在130~139mmHg和舒张压在80~89mmHg之间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风险已经显著升高,但最佳血压目标值仍需进一步研究。杨进刚阜外2023-08-19 04:39:2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