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C2019,党爱民,个体化治疗是老年高血压管理的,灵魂)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阜外医院党爱民教授在中国心脏大会(CHC)2019上强调,降压达标是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关键,个体化治疗是老年高血压管理的“灵魂”。 对于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一般情况下降压达标仍应<140/90mmHg,相对年轻、身体状况好的患者可降至<130/80mmHg;舒张压不应低于60 mmHg。 老年患者降压药物的使用原则 党教授指出,根据2018年中国高血压指南,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降压药物的使用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则: (1)老年人及高龄老年人初始治疗时通常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然后根据需要,考虑逐渐增加至足剂量。 (2)在药物选择方面,要优先使用长效降压药物,以有效控制24 h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均适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也适用。 (3)血压≥160/100 mmHg、高于目标血压20/10 mmHg的高危患者或单药治疗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进行联合降压治疗,包括自由联合或单片复方制剂。 (4)血压≥140/90 mmHg的患者,也可起始小剂量联合治疗。 (5)个体化是老年高血压治疗的灵魂,同时要考虑药物经济学因素。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党教授指出,老年高血压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比如,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主(占60%左右);血压波动大,“晨峰”现象(清晨高血压)增多,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者增多;昼夜节律异常,非勺型或超勺型血压增多;白大衣高血压增多;假性高血压增多;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等合并症较多。 清晨高血压的防治 首要要进行生活方式改善,积极防治导致血压“晨峰”的危险因素。 在降压药物方面,要选择长效降压药物,可选用ACEI/ARB、钙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目前的证据表明,利尿剂则会使夜间血压明显降低,导致血压“晨峰”更为明显。 另外,要注意调整给药时间,睡前给药可使夜间收缩压降低幅度显著增大,舒张压降低幅度相对较小。 体位性低血压的防治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在改变体位为直立位的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 mmHg或舒张压下降>10 mmHg,同时伴有低灌注的症状,如头晕或晕厥。体位性低血压会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和死亡、致残的风险。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有糖尿病、低血容量以及应用利尿剂、扩血管药或精神类药物的患者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JNC7 、2007年欧洲高血压指南及2010中国高血压指南均强调,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诊疗的过程中,应测量坐位及立位血压,以及早发现体位性低血压患者。 在治疗方面,可采用物理运动疗法,浴疗、训练;调整降压药及扩血管药物剂量、用法,适当增加盐和水的摄入。 餐后低血压的诊治 餐后低血压是指:餐后2 h内收缩压下降≥20 mmHg;或餐前收缩压≥100 mmHg,餐后<90 mmHg;或餐后2 h收缩压下降<20 mmHg,但出现心脑缺血症状。 合并糖尿病、帕金森病、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容易出现餐后低血压。另外,血容量不足、利尿剂及其他降压药过量、体位性改变、高糖饮食、进餐过多、进餐过热、久卧位坐起进食等都可能诱发餐后低血压。 对于餐后高血压,首先要纠正诱因,餐前进水、低糖餐、少量多餐,餐后半坐、餐中禁酒,避免餐前服降压药。在药物治疗方面,咖啡因、善宁(醋酸奥曲肽注射液)、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古尔胶等可能有效。 衰弱老年人的降压治疗 根据2016 ESH/EUGMS衰弱高龄老年血压管理专家意见,血压≥160 mmHg是高龄患者启动降压治疗的界值。对于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0 mmHg)的高龄患者,降压治疗是否获益目前缺乏证据。 高龄虚弱老年患者的收缩压控制目标为<150 mmHg,但不低于130 mmHg;血压低于此值时,应考虑减小降压药物剂量乃至停药。要重视家庭自测血压与动态血压监测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钙拮抗剂、噻嗪类利尿剂及ACEI应作为高龄患者的优选降压药物。 老年高血压多病共存处理原则 合并心衰:如无禁忌证,可选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尽量避免使用钙拮抗剂,对血压难以控制者,可选用血管选择性较高的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非洛地平或氨氯地平)。 合并冠心病:应首选β受体阻滞剂和ACEI,如无禁忌证,应早期使用;血压难以控制的老年冠心病,或并发血管痉挛性心绞痛,可选用钙拮抗剂加硝酸酯。 合并房颤:荟萃分析显示,ACEI/ARB可显著降低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房颤复发,可首选;持续性快速房颤可用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控制心室率。 合并脑卒中:急性脑卒中降压应平稳,对慢性期脑血管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关键是维持脑血流量;血压目标为140/90 mmHg;可优选长效钙拮抗剂、ACEI/ARB、利尿剂等。 合并糖尿病:应用ACEI/ARB在降压同时,可改善糖代谢、内皮功能,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尤其ARB具有更好的肾脏保护作用,故应优先选用。 合并肾功能不全:ACEI/ARB可降低尿蛋白,减少终末期肾病的发生,可首选,但应监测血肌酐和电解质水平;当降压疗效未达标时,可加用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有液体潴留倾向,可联用小剂量襻利尿剂。
主动脉瓣狭窄选择外科,还是介入?美国瓣膜病指南
根据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多个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2020年ACC/AHA心脏瓣膜病指南建议,在不同危险分层的患者中,TAVI可替代外科手术治疗主动脉瓣狭窄。杨进刚阜外2023-09-18 10:06:00
0000FDA: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用二甲双胍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近日发布消息指出,对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应用二甲双胍。之前,二甲双胍禁用于肾病或者肾功能异常者,以防增加其乳酸酸中毒的发生风险。而FDA通过回顾和分析大量研究数据发现,二甲双胍发生这一不良反应的几率极低。FDA指出,在处方二甲双胍前,应检测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如果eGFR<30ml/min·1.73m2,就应该禁用。Nature代谢子刊研究称:血管炎症始作俑者被锁定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由异常剪切应力和内皮脂质滞留相互作用引起的进行性血管疾病。这些因素和其他潜在因素的结合导致血管壁的慢性炎症反应,这被认为是导致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为特征的疾病进展的原因。近期,耶鲁大学学者在《自然新陈代谢》在线研究称,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血管炎症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破坏TGF-β信号通路可以消退炎症,并导致疾病进展停滞和既定病变的消退。。东南大学医学院马根山等Meta分析称,维生素C可预防对比剂肾病
现在还没有一种被普遍认可的药物来预防对比剂肾病。近期,东南大学医学院唐庚和马根山等Meta分析发现,维生素C可使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下降42%。维生素C是广为人知的水溶性抗氧化维生素,能清除很多种类的活性氧,而活性氧可以损害体内大分子物质如脂类、脱氧核糖核酸(DNA)、蛋白质等。此外,维生素C还可以再生其他抗氧化剂。杨进刚阜外2023-08-16 08:26:43
0000冠心病患者健步走,更能改善心肺功能!加拿大研究
北欧式健走是拿着握杆走,是健步走的升级版。走的时候步伐要大,身体稍微向前倾的同时抬头挺胸,双臂向后撑手杖,主动摆动双臂使下臂呈约90度,有节奏地摆到胯后。后腿蹬地发力时,要脚趾抓地,前脚掌用力蹬地,使髋关节出现一个送出去的角度。手掌用力向后推时,通过腕带将力传递给手杖,推动身体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