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脂肪(不是恶魔,欧洲心脏病预防杂志文章)
重要的是,饱和脂肪酸具有高度异质性,从不同的食物中获得的脂肪酸链长度范围广泛,可能具有不同的心脏代谢和生理效应,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此外,饮食中饱和脂肪酸应被视为食物和整体饮食模式的一部分,而不是单一的营养素,因为心脏代谢疾病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单一营养素的影响,而是受整体饮食模式影响,这比吃饱和脂肪酸更重要。
脂肪缓慢沉积在动脉上,导致动脉堵塞的管道模型导致人们对脂肪的误解。饱和脂肪酸不会阻塞动脉,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炎症,健康饮食干预可有效降低其风险。
结果显示,这些研究均未最终确定饮食饱和脂肪酸与心血管病、冠心病、心肌梗死或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也未确定减少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疾病风险、事件和死亡率的益处。用不饱和脂肪酸或碳水化合物替代饱和脂肪酸的有益效果也仍不明确。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研究通过检索PubMed、Google scholar和Scopus数据库,分析了2010~2021期间饱和脂肪酸与心血管病关系的观察性和前瞻性流行病学队列研究、随机对照试验、系统综述以及Meta分析。
近日欧洲心脏病预防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称,吃饱和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事件或死亡不相关。这无疑直接驳斥了“饮食心脏假说”。
来源:Valk R, Hammill J, Grip J. Saturated fat: villain and bogeyman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ur J Prev Cardiol. 2022 Sep 5.
研究者指出,公众要认识到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品在满足膳食营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高饱和脂肪酸(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能改善代谢疾病,但饱和脂肪酸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食物来源的数量、类型和质量、加工程度等。
反而有科学证据表明,从饮食中去除饱和脂肪酸增加了心血管风险。因此,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的饮食建议不符合指南的科学标准。
研究者指出,描述冠脉被脂肪堵塞导致心脏病发作的设想完全错误。
因此,含饱和脂肪酸食品以及某些特定的饱和脂肪酸对健康的影响和益处很复杂,单纯根据一个人的饮食中包含饱和脂肪酸来判断是不合理的。
研究者认为,没有科学依据将饱和脂肪酸妖魔化为心血管病的原因,也不支持少吃饱和脂肪酸酸的饮食建议。
“饮食心脏假说”最早于1939年由穆勒提出,他认为,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饮食会导致血胆固醇水平升高,从而增加冠心病风险。几十年来,饱和脂肪酸影响心血管健康的传统观点根深蒂固。
最新研究称,限时进食有助预防癌症
既往已明确,肥胖是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例如,超重或肥胖的绝经后女士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尤其高,因此有人推荐通过减少热量摄入减肥来预防癌症。但近期在美国内分泌学会年会(ENDO2019)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提示,在预防癌症方面,少吃东西可能并不是重点,限时进食才是关键。限时进食是指:将每天的所有食物限定在一个特殊的时间段内吃掉。糖尿病患者别喝酒!ACCORD研究新分析
糖尿病和高血压是一根藤上的两颗瓜,怎么降低糖尿病患者罹患高血压的风险?近日一项研究提示,要控制饮酒,饮酒越多,糖尿病患者高血压风险和高血压程度越高。研究显示,每周饮用8~14杯酒,就会增加糖尿病患者79%的血压升高风险,66%的一级高血压风险,62%的2级高血压风险。而每周饮用15杯及以上,则升高91%的血压升高风险,149%的一级高血压风险,204%的2级高血压风险。接种流感疫苗,是心血管病二级预防措施!
流感季节来临!接种流感疫苗应提上日程了。流感通常是一种自限性感染,但在高危人群包括孕妇、儿童、≥65岁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可能导致严重乃至致命的并发症。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发表的一篇述评文章指出,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29万至65万人死于流感相关疾病,尤其≥65岁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的死亡率更高。最近的研究表明,流感流行与心血管死亡激增几乎同步。中国医生熬夜写论文最强证据!BMJ研究称:午夜至凌晨1点,中国学者投稿比平均水平高出86%
近日,BMJ研究揭示,在很多国家,医生深夜和节假日写论文或者审稿是常态,尤其是中国医生。研究者分析了2012年至2019年之间向BMJ提交的49000多份文稿和76000多份同行评议的提交时间,总结了医生写论文时间规律。杨进刚阜外2023-08-31 15:20:56
0000睡眠质量差,更要多运动!英国研究
近日一项在38万余中年人中进行的英国研究给经常睡不好的人带来了好消息:每周体力活动水平达标以及高于推荐的活动量,有助于抵消睡不好带来的健康危害。研究显示,睡眠质量差的人,全因死亡、心血管病罹患风险包括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均增高。与经常规律运动且睡眠好的人相比,平时缺乏中-强度体力活动且睡眠质量差的人,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增加67%,癌症风险增加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