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老打盹(也要警惕,天津学者研究)
该研究进一步发现,双胞胎配对分析的结果与未配对分析的结果类似,且睡眠特征与双胞胎的接合性(同卵还是异卵)之间无相互作用。
多因素分析显示,与每晚睡7~9小时者相比,每晚睡眠时长<7小时和≥10小时者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分别增加14%和10%。
河北省人民医院郭艺芳等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则表明,在预防冠心病发病及死亡方面,每晚睡6.5~7.5小时最佳,每晚睡眠6.5小时和超过8小时时冠心病发生风险显著增加,睡眠时间超过7.5小时显著增加冠心病死亡风险,在女士中尤其明显。
该研究一共纳入12 268名基线无心血管疾病的双胞胎,其平均年龄为70.3岁,随访长达18年。
来源:[1]Association of Sleep Duration, Napping, and Sleep Patterns With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 Nationwide Twin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6 Jul 2022
与每晚睡7~9小时且白天不打盹的人相比,每晚睡眠时长<7小时且白天小睡超过30分钟的人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最高(HR=1.47)。
另外,与睡眠模式健康的人相比,睡眠模式较差的人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增加了22%。
与白天不打盹的人相比,白天小睡1~30分钟的人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增加23%。

每晚睡眠时长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

既往不少研究表明,睡眠障碍与心血管病关系密切。
天津医科大学学者利用瑞典一项双胞胎注册登记研究进行分析后再次发现,夜间睡眠时长<7小时或≥10小时、白天打盹、睡眠模式较差(包括睡眠时长过短或过长、晚睡、频繁失眠、重度打鼾、日间频繁嗜睡),均与心血管风险增加有关,而遗传和早期环境因素可能无法解释睡眠与心血管病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指出,每晚睡7~9小时可能有益于预防心血管病,而白天打盹则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阜外医院研究被ATVB选定为封面文章:开胸后肺动脉去神经术—肺动脉高压治疗新思路
导语肺动脉高压作为一种难治性疾病,长期以来属于世界性难题。传统药物治疗或多联靶向药物治疗都很难逆转疾病进展,患者远期生存质量差且死亡率高。有没有好的治疗手段来“破冰”?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浩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肺血管病重点实验室荆志成、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研究所杨隽等联合开展的研究探索出一种全新的肺动脉高压治疗策略。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47:36
0000冠脉有病变,还能判断合并脑梗情况!?四川学者研究
冠心病患者若合并脑梗死,其病变程度与脑梗死有何关系?成都医学院一附院蒋建平、彭州市人民医院陈红等进行的研究发现,SYNTAX评分不同,脑梗死的类型也不同。SYNTAX评分是冠脉病变的量化工具,冠脉病变越重越复杂,SYNTAX评分越高。研究显示,有新发脑梗死的冠心病患者SYNTAX评分较高,而且中危评分和高危评分的患者比例也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pen Heart研究:中年男士静息心率超75次/分,过早死亡风险倍增
一项发表在《OpenHeart》上的研究显示,中年时静息心率超75次/分与各种原因导致的早死风险增加了一倍有关。研究发现,中年男性心率增加与未来11年内心脏病风险的增加有关。静息心率是指,当身体处于静息状态时,每分钟的心跳次数,这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心率越低,表明心血管健康状况越好。静息心率为每分钟50-100次/分被认为在正常范围内。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3:00:49
0000急性呼吸道感染,增抗凝治疗出血风险!BMJ英国研究
12月21日,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的一项英国研究提示,应用口服抗凝药的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如未治疗,2周内出血风险会增加一倍以上。在该研究中,校正年龄、季节、年份后,口服抗凝治疗患者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后,2周内出现大出血和有临床意义的非大出血事件的风险分别增加1.68倍和1.3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