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道感染(增抗凝治疗出血风险,BMJ英国研究)
该研究纳入1208例接受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的患者,58%为男士,首次发生出血时的中位年龄为79岁,中位观察时间为2.4年。
急性呼吸道感染后0~5天,有临床意义的非大出血事件发生风险最高;而急性呼吸道感染后11~15天大出血风险最高。
在不同性别、应用不同类型口服抗凝药的患者中,均发现了类似的情况。
当将治疗和未治疗的呼吸道感染一并纳入分析时,不论患者是否立即接受抗生素治疗,大出血(RR=2.28)和有临床意义的非大出血事件(RR=2.17)发生风险均有所降低。
来源: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d risk of bleeding in oral anticoagulant users: self-controlled case series. BMJ 2021;375:e068037
在该研究中,校正年龄、季节、年份后,口服抗凝治疗患者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后,2周内出现大出血和有临床意义的非大出血事件的风险分别增加1.68倍和1.32倍。
在未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时间内,共发生292次大出血和1003次有临床意义的非大出血事件,而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后0~14天内,共发生41次大出血和81次有临床意义的非大出血事件。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12月21日,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的一项英国研究提示,应用口服抗凝药的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如未治疗,2周内出血风险会增加一倍以上。
0000
相关推荐
老人吸烟被劝后猝死,可谓no zuo no die,但也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之前“nozuonodie”曾跻身2013年微博十大网络流行语,还被录入美国在线俚语词典UrbanDictionary,刚听到这个流行语时自己还不太了解。不过,近期一件事,我突然觉得这句话太妙了!这就是一名医生在电梯里劝一名老汉不要抽烟,引发争执,结果老人情绪激动,心脏病发作离世。四成国人一生中会中风!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
近期,国家脑防委发布了2019年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中国人群总体卒中终生发病风险为39.9%,位居首位。中国40~74岁居民首次卒中标化发病率平均每年增长8.3%。年龄≥40居民卒中标化患病率由2012年的1.89%上升至2018年的2.32%,推算年龄≥40岁居民卒中现患人数1318万,每年190余万人因卒中死亡。杨进刚阜外2023-09-09 14:16:34
0000美研究称:有心血管病的人,他汀可使不良事件风险降低一半
盐湖城山间保健心脏研究所学者在ACC2019上发布的一项研究发现,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坚持按照处方服用他汀类药物,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可降低近50%。但是,该研究发现,事实上只有6%的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美国心脏协会官方新闻:个子太高和太矮都不好
找对象都喜欢找个儿高的。但美国心脏协会官方新闻指出,不同身高的人,今后患心脏病、中风以及血管疾病的风险是不一样的。研究表明,高个子人更容易患心房颤动和马凡综合征,伴随心脏瓣膜疾病和主动脉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