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房颤(易发生认知功能受损,280万人Meta分析)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学者进行的Meta分析显示:给予合理抗凝治疗,则有助于预防、延缓房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或痴呆的发生。
研究者搜集了截至2021年3月发表的相关文献,61项研究被纳入最终分析,其中在一般人群和中风后队列中评估房颤和认知功能受损相关性的研究分别有15项(282万余人)和6项;36项研究报告了房颤患者的神经病理变化,其中13项报告了隐匿性脑梗发生情况,11项报告了脑微出血情况。
[2] 回翔,范晴晴,徐航,等.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或痴呆发生影响的 Meta 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29: 1103-1109.
来源:
作者指出,在无临床中风的情况下,房颤患者的脑小血管病变风险增加,同时有继发于心原性栓塞和脑部低灌注后的脑萎缩,这可能是房颤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一个可信机制。
Meta分析显示,在一般人群中,随访3.8~25年,房颤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风险增加39%;而在中风后患者中,随访0.25~3.78年,房颤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风险增加1.7倍。
进一步分析表明,即便在无临床中风的情况下,房颤患者出现脑小血管病变的风险明显增加,例如白质高信号和脑微出血、隐匿性脑梗死风险分别增加38%和1.11倍,同时脑血流灌注下降,脑体积缩小。
近期,EP Europace发表的一项覆盖280万人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提示,房颤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风险显著增加,合并中风的患者风险更高。
[1]Predictive rol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cognitive declin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2.8 million individuals. EP Europace, 21 January 2022
美研究称,睡前可放心吃点高蛋白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睡前一段时间总忍不住想吃点东西,但又怕对身体不好。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研究者近期发表研究称,睡前30分钟吃含30g蛋白的食物(如奶酪)对身体有好处,有利于改善肌肉质量和身体代谢。这项研究纳入的10例受试者均是20多岁的年轻活跃女士,她们的平均年龄为23.1岁,平均体脂率为22%。一箭双雕:房颤患者用抗凝药还能预防痴呆
近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白锋、许广莉等发现,房颤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率高达40%。而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的一项来自瑞典的回顾性登记注册研究发现,抗凝药还有一种重要作用——预防痴呆症。这项覆盖44万多例房颤患者、平均随访3.4年多的研究显示,与基线没用抗凝药物的患者相比,应用抗凝药的患者出现痴呆症的风险降低了29%。少吃甜食,可防心血管病!牛津大学研究
牛津大学一项研究发现,巧克力和糖果等含糖量高的食物吃多了,与中年人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增加有关。研究发现,巧克力、糖果、黄油和白面包、含糖饮料、果汁和蜜饯这些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增加中年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研究中,男性、年轻人、经济拮据、目前吸烟、体力活动较少、肥胖或有高血压的人吃上述含糖量高的食物更多。冠脉CT也可评估斑块易损性!阜外医院张伟丽等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造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直接原因,早期检测易损斑块特征对评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阜外医院张伟丽等析了517例冠心病患者的冠脉CT图像,发现通过冠脉CT发现的易损斑块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有关。研究提示,总胆固醇和LDL-C增加斑块易损的风险,而HDL-C与斑块易损性呈负相关。北京糖尿病年均医疗费用下降!近300万例医保患者分析
近日,北国家老年医学中心郭立新等发表研究称,北京糖尿病患者用药种类和年均医疗费用均有降低趋势。研究者分析2016~2018年北京市医保数据库中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费用、用药、处方数量的变化情况。三年分别为89万例、95万例和99万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