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Lp(a,升高,支架后双抗时间该延长,阜外医院窦克非,丰雷等研究)
图1 Lp(a)升高且介入治疗后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年与≤ 1 年两组患者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Kaplan–Meier曲线
其中有913人接受双抗治疗≤ 1 年,2112人接受双抗治疗>1年。
这项研究共对3025例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分析,这些患者均在PCI后1年无心血管事件发生。
延长双抗治疗时间的好处不止于此,研究还发现,接受双抗治疗>1年还可降低心原性死亡、明确/可能的支架血栓形成等风险。
MACCE的降低其中主要是由于全因死亡率明显降低所致(0.2% vs. 2.3%),双抗治疗>1年的患者较之≤ 1 年者全因死亡风险降低了92.2%。
在多变量 Cox 回归分析和逆概率加权分析结果也与上述相似。
研究的主要终点是MACCE,定义为全因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复合终点事件。
不过延长双抗治疗时间安全吗?
[1]Cui K, Wang HY, Yin D, et al. Benefit and Risk of Prolonged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With Drug-Eluting Stents in Patients With Elevated Lipoprotein(a) Concentrations. Front Cardiovasc Med. 2021 Dec 20;8:807925.

这项研究也回答了这个问题。研究显示,接受双抗治疗>1年者与≤ 1 年者,临床相关出血方面无差异。
来源:
研究者表示,在考虑PCI后双抗治疗时间时,Lp(a)水平或是一个新的重要的考量因素。
而阜外医院窦克非、丰雷等进行的研究则进一步发现,对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Lp(a)升高的冠心病患者,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双抗)时间长一点(>1年)更好。
研究中位随访 2.4年发现,接受双抗治疗>1年者比≤ 1 年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更低(1.6% vs. 3.8%),降低了62%的风险。
近期,阜外医院李建军等牵头发布的Lp(a)与心血管病的科学建议指出,Lp(a)升高是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和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合并心肌病和瓣膜病的冠脉微血管病变:降压、调脂、控糖有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姜萌、金晨曦等就“其他类型”微血管病变相关的冠状动脉储备异常在本刊进行了探讨。心肌病和瓣膜病也会有冠脉微血管病变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CMVD)是指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冠状前小动脉和小动脉的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劳力性心绞痛或存在心肌缺血实验室证据的临床综合征。用 “小夹子”解决二尖瓣反流有章可循!中国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临床路径
二尖瓣反流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估计中国需要干预治疗的二尖瓣反流患者约750万;>65岁人群中重度二尖瓣反流发病率高达19.1%,但超过2/3的患者由于高龄、并发症等危险因素无法手术治疗,5年内死亡率高达50%。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技术(TEER)是一项基于导管、经皮介入的缘对缘修复技术,该技术通过夹合反流性二尖瓣的前瓣和后瓣,以纠正二尖瓣反流。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5:41:08
0000复杂病变伴重度钙化,搭桥未优于支架!JACC杂志子刊研究
SYNTAXES研究一项亚组分析发现,对于有重度钙化的复杂冠脉病变患者,血运重建10年后的全因死死亡风险增加了36%。研究发现,如果存在重度钙化病变,搭桥患者的10年死亡率有高于冠脉介入治疗的趋势(39.0%vs.34.0%),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而对于无重度钙化病变患者,搭桥的10年死亡率为18.8%,显著低于冠脉介入治疗的26.0%。CT-FFR诊断冠脉缺血,不同人进行检查一致性良好!阜外研究
近年来,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逐渐兴起并用于临床,不过不同操作者测得的CT-FFR值在诊断缺血准确性方面是否相同?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吕滨、耿文磊等进行的研究表明,不同操作者测量CT-FFR一致性良好,诊断缺血的准确性也高。杨进刚阜外2023-09-29 11:06:35
0000英国研究:早餐前锻炼,血糖控制更好
对于早晨饿着肚子锻炼好还是吃了早餐再去锻炼,有不少人有点纠结。英国巴斯大学和伯明翰大学的学者进行的研究显示,早餐前锻炼效果还是最好,很利于控制血糖。研究显示,早餐前去锻炼的人,燃脂量是早餐后运动者的两倍;而且肌肉对胰岛素的反应更为敏感。研究者发现,增加燃烧脂肪主要是因为饿了一晚锻炼时胰岛素水平较低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