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病变伴重度钙化(搭桥未优于支架,JACC杂志子刊研究)
而对于无重度钙化病变患者,搭桥的10年死亡率为18.8%,显著低于冠脉介入治疗的26.0%。
来源:Kawashima H, et al. 10-Year All-Cause Mortality Following Percutaneous or Surgical Revascular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Heavy Calcification. JACC Cardiovasc Interv. 2021 Dec 20. Epub ahead of print.
有重度钙化病变的患者年龄较大,多有糖尿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脏病和慢性心力衰竭。
这项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见解”,即决定搭桥还是介入,除了要考虑冠状动脉解剖特点的复杂性,还要考虑其他非冠脉因素,如患者年龄及共病因素。更积极的降脂或抗栓治疗可能会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
研究发现,如果存在重度钙化病变,搭桥患者的10年死亡率有高于冠脉介入治疗的趋势(39.0% vs. 34.0%),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
另外,不论是冠脉介入治疗还是搭桥,重度钙化病变的位置对10年死亡率没有影响。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研究纳入的1800例患者中,有三成至少有一处重度钙化病变。有重度钙化病变患者的死亡率为36.4%,而无重度钙化病变患者仅 22.3%。
SYNTAXES研究一项亚组分析发现,对于有重度钙化的复杂冠脉病变患者,血运重建10年后的全因死死亡风险增加了36%。
同期述评指出,对于存在重度钙化病变的患者,搭桥没有显示出优势,可能是由于共病因素(老年、外周动脉疾病、肾功能损害等)造成的。
0000
相关推荐
心梗室间隔穿孔部位不同,封堵疗效有差别吗?华中阜外研究
室间隔穿孔是急性心梗最严重的机械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功能不全和心原性休克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其发生率约为0.2%~2.0%,其中前间隔发生的室间隔穿孔较为常见,占66%~78%,后间隔穿孔占17%~22%。与前间隔穿孔相比,后间隔穿孔时血流动力学更不稳定,穿孔特征更为复杂,瓣膜结构受到的影响更大,介入封堵治疗的效果少有报道。【世界心律失常大会】亚洲房颤卒中预防:达比加群优势明显
众所周知,抗凝治疗是房颤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然而,我国甚至亚洲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状况却很不乐观,明显不如欧美人群。那么,亚洲房颤患者是否有着与欧美人群不一样的特点?在拥有传统抗凝药和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的今天,怎样的抗凝治疗方案更适合亚洲房颤患者?杨进刚阜外2023-07-27 15:01:11
0003AHA主席大会期间心脏病发作,被置入一枚支架
AHA主席JohnJ.Warner在本届大会第二天早晨突然胸痛,被送到当地的一家医院后,诊为心脏病发作,然后置入了一枚支架。术后Warner恢复良好。他今年52岁。在大会开幕的第一天,即发病的前一天下午,他还进行了大会主席的主旨演讲。在演讲中,他称,他父亲和他爷爷都曾接受搭桥手术,他姥爷也因心脏病去世。杨进刚阜外2023-08-12 14:32:08
0001巴西研究:缺乏维生素D的绝经女性或易患代谢综合征
巴西圣保罗大学的学者研究发现,体内维生素D水平低的绝经女性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显著高于不缺乏维生素D的女性。维生素D缺乏症被定义为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20ng/ml,而20~29ng/ml为不足,≥30ng/ml被认为是充足。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 县医院心梗休克缘何死亡率高?
阜外医院杨跃进、陈桂浩等发表的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CAMI)研究数据显示,县医院级合并心原性休克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较低,这可能由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低引起。本研究中,县级医院合并心原性休克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住院死亡率明显高于市、省级别医院(42.3%、33.3%和28.3%,P=0.0077)。杨进刚阜外2023-08-10 15:01:5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