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心肌病和瓣膜病的冠脉微血管病变(降压,调脂,控糖有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姜萌、金晨曦等就“其他类型”微血管病变相关的冠状动脉储备异常在本刊进行了探讨。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来源:金晨曦, 周佩, 刘碧莹, 等. “其他类型”微血管病变相关的冠状动脉储备异常探讨. 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 931-934.
治疗
心肌病和瓣膜病也会有冠脉微血管病变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喹那普利,可改善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基线CFR 越低其效果越明显。
治疗主要包括针对病因及危险因素的治疗,传统抗心绞痛药物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以及欧洲心脏病学会 2013 版指南中建议临床使用的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联合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
此外,还有部分药物经研究被认为可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在非原发性微血管病变中,针对原发疾病的治疗可获得显著成效。
除以上这些临床常用药物,还有一些药物和治疗方法由于研究结果矛盾或缺少研究,暂不能得出明确结论,如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西地那非。
此外,还有经皮神经电刺激,理论上可改善CFR,但缺乏数据支持。雷诺嗪、伊伐布雷定、氨茶碱、法舒地尔、L- 精氨酸等药物在临床治疗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均为值得研究的方向。
中国专家共识将微血管病变分为三大类:不合并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的微血管病变;合并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微血管病变;其他类型的微血管病变。
在控制危险因素方面,降压、调脂、控制血糖均对治疗微血管病变有效。药物控制血压可提升CFR,二甲双胍可增强血管内皮功能。戒烟、控制体重、维持运动等也可为微血管病变患者觅求良好预后。
有研究证明,氟伐他汀与地尔硫䓬联合使用效果更佳。奈必洛尔作为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脏需氧量,延长舒张灌注时间,改善CFR,增强运动负荷能力。
所谓“其他类型 ”,实际上是多种可造成微血管病变的非冠状动脉疾病的统称。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CMVD)是指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冠状前小动脉和小动脉的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劳力性心绞痛或存在心肌缺血实验室证据的临床综合征。
在一些心肌病和瓣膜病患者中,虽然存在微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证据,但这些疾病的病因各自不同,微血管病变与这些疾病的预后关系尚不明了,且缺乏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故称为“其他类型”的微血管病变。
他汀类药物具有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双重作用,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治疗微血管病变。
英国癌症分析报告:坚持13个健康生活方式可避免40%癌症
近期,英国癌症杂志刊登了英国癌症研究所发布的全英癌症风险归因分析报告。该报告指出,全英国,通过坚持13项健康生活方式,每年可避免近14万例癌症,这约相当于英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的40%。戒烟在英国,吸烟在2015年造成5.4万例癌症。吸烟是可干预的首位致癌因素。幸运的是,近几十年来,英国的吸烟率大幅度下降,而且过去五年吸烟引起的癌症已减少。保持健康体重杨进刚阜外2023-08-15 16:21:58
0000我国2/3居民心血管健康状况有待改善!中国7万居民分析
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的“生命八要素”包括不吸烟、体重正常、规律运动、健康饮食、血压、血脂和血糖正常、健康睡眠8项心血管健康指标。根据这8个要素进行评分,80~100分表明心血管健康程度高,50~79分为中等,0~49分则为程度低。喝药酒后心慌、头晕、反复晕厥为哪般?Circulation刊发浙江学者警示病例
近日浙江嘉兴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学者在Circulation刊发了一则警示病例。一位73岁男子,在喝了泡中药的酒后,心慌、头晕和反复晕厥。该男子有冠心病,2型糖尿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史,但无个人或家族性心律失常或心原性猝死病史。杨进刚阜外2023-09-15 11:00:59
0000你信吗,噻嗪类利尿剂单药降压比ACEI好?柳叶刀近500万高血压数据分析:老药使心血管事件多减少15%
指南建议初始降压治疗可使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钙拮抗剂等。但这些药物通过降压,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效果有差别吗?柳叶刀发表的一项研究分析了近500万名高血压患者的电子健康记录和索赔数据,发现初始降压治疗选择噻嗪类利尿剂的患者比选择ACEI的患者心脏病发作、中风和心力衰竭住院次数减少了15%。侯凡凡等研究称,每日0.8 mg叶酸可降低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34%卒中风险
高血糖是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近期南方医科大学侯凡凡等在高血压人群中进行的研究显示,空腹血糖≥7mmol/L或糖尿病均可增加首次卒中风险,而补充叶酸可降低34%的这种风险。研究显示,空腹血糖<5mmol/L者首次卒中发生率为2.6%,而空腹血糖≥7mmol/L或糖尿病者则高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