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还易患结直肠癌,日本200多万人研究)
而且,即便是在没有肥胖、腹型肥胖、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等结直肠癌危险因素的血压偏高人群中,这种风险依然存在。
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该研究中仅见于男士。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平均随访3年,6899人诊断结直肠癌。
研究者发现,血压越高,结直肠癌发生率也越高。收缩压或舒张压每升高10 mmHg,结直肠癌发生风险分别增加4%和6%。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血压较高且未用降压药物的人,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明显增加。
另外,血压升高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不受肥胖、腹型肥胖、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等结直肠癌危险因素影响。
研究者指出,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癌症,也是主要的死因之一,因此早发现和干预结直肠癌非常重要。该研究说明,通过测量血压或可找出结直肠癌风险较高的人。如果后续研究证实降压治疗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那么就要进一步加强人群层面的高血压控制。
该研究从2005~2018年日本全国健康保险理赔数据库中,纳入222万名基线未用降压药以及无结直肠癌、结直肠息肉、炎症性肠病病史的成年人,其平均年龄为44.1岁,58%为男士;血压为130~139/80~89、≥140 mmHg者分别占21%和11.2%。
多因素分析显示,与血压正常(<120/80 mmHg)者相比,血压为130~139/80~89、≥140 mmHg的人出现结直肠癌的风险分别增加7%和17%。
来源:Untreated Hypertension and Subsequent Incidence of Colorectal Cancer: Analysis of a Nationwide Epidemiological Databas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 Nov 2021
慢病危险因素控制不好,无法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中国CDC周脉耕等研究
中国疾控中心周脉耕等发表研究数据预测,如果危险因素得不到很好的防控,到203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目标将无法实现。杨进刚阜外2023-09-25 14:46:28
0000唐金陵教授:大数据时代,有数据和分析数据不难,提出重要临床问题才是关键!
大数据(bigdata)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大量、高速、多样、低价值密度、真实的大数据,正在改变着各行各业,医学也不例外。在中国心脏大会(CHC)2019、深圳心血管健康和疾病防治高峰论坛上,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临床研究总监唐金陵教授认为,拥有数据并不困难,进行分析也不难。超声评价肺动脉高压有新手段!南京学者研究
结缔组织病是以多个系统和器官慢性炎症性改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类患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心肌和肺间质损害。肺动脉高压是其重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早期诊断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尤为重要。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红平等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2D-STI)可准确评价结缔组织病患者的右心室收缩功能,有望成为评估肺动脉高压的新手段。杨进刚阜外2023-09-10 08:31:24
0000北京急性心梗介入比例提升,再住院率怎样?安贞医院赵冬等6.4万心梗患者研究
北京安贞医院赵冬等发表研究显示,对于急性心梗患者,北京介入治疗率从2007年的33.3%上升到2012年的50.9%,6年间增加了52.9%,但出院患者1月内因冠心病再住院的年龄标化率6年间从7.0%上升到8.5%,增加了21.3%。作者认为,虽然6年间介入治疗率有所升高,这些病例出院后30天再住院率仍呈增加趋势,可能与指南推荐的心血管病有效二级预防措施使用比例较低有关。MR-base:高效准确的进行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的网站
通过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可以基于GWAS的结果来推断不同表型之间的因果关系,比如使用的很广泛的两样本MR分析对于暴露因素X和结局变量Y两个表型,以遗传变量G为工具变量,通过各自对应的gwas结果来推断二者的因果关系。生信修炼手册2023-10-04 14:36:47
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