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评价肺动脉高压有新手段(南京学者研究)
ROC曲线分析显示,Sb、Sm、Sa、Sg、右心室面积变化率均可预测结缔组织病患者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0.81、0.74、0.84、0.89。
该研究纳入74例结缔组织病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sPAP)分为两个亚组:肺动脉压正常亚组(sPAP≤36 mmHg,n=34)和肺动脉高压亚组(sPAP>36 mmHg,n=40)。另选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及2D-STI检查。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红平等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2D-STI)可准确评价结缔组织病患者的右心室收缩功能,有望成为评估肺动脉高压的新手段。
研究者指出,2D-STI能够无创、准确检测心肌纵向、径向及圆周方向的运动情况,对室壁运动定量的分析价值已得到肯定。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室间隔受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最大,故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是2D-STI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的主要指标。


在2D-STI指标方面,肺动脉高压亚组结缔组织病患者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纵向应变(Sb)、中间段纵向应变(Sm)、心尖段纵向应变(Sa)以及三个节段的纵向应变平均值(Sg)均低于肺动脉压正常亚组。
该研究发现,肺动脉高压亚组患者的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参数Sb、Sm、Sa、Sg均显著低于肺动脉压正常亚组,且这些应变指标与sPAP呈中度程度相关性,表明结缔组织病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时,其右心室收缩功能已经受损。
结果显示,在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方面,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结缔组织病患者右心室基底部横径明显增大,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右心室面积变化率和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流速均明显减低。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PAP与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参数Sb(r=0.70)、Sm(r=0.53)、Sa(r=0.36)、Sg(r=0.65)呈正相关,与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r=-0.55)和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0.64)呈负相关。
结缔组织病是以多个系统和器官慢性炎症性改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类患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心肌和肺间质损害。肺动脉高压是其重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早期诊断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尤为重要。
来源:马红,周蕾,王嫱,等.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估结缔组织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临床研究.中国循环杂志,2020,35:910-915.
与肺动脉压正常亚组结缔组织病患者相比,肺动脉高压亚组结缔组织病患者的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明显减小,右心室面积变化率和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流速均明显减低。
SGLT2i还能防房颤!中国学者Meta分析
目前,新型降糖药物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被证实有明确的心血管和肾脏获益,尤其适用于合并心衰或慢性肾脏病的患者。研究表明,SGLT2i还有降压、减轻体重、降尿酸、保护肝脏等作用。近期,山西医科大学、北京燕化医院学者发表的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提示,SGLT2i可能还有预防房颤/房扑的作用。该Meta分析纳入22项研究、共52951例2型糖尿病或心衰患者。中国50万人调查称,喝茶降低冠心病风险;但也有研究提示喝茶增加心梗风险
ChinaKadoorieBiobank(CKB)研究对来自中国10个地区的近50万例受试者进行平均7年随访,证实相比从不饮茶,每天饮茶能降低8%的冠心病风险8%,降低严重10%的冠脉事件。研究中,喝茶超过30年、郊区人群、正常体重,没有糖尿病的人获益最大。小爬楼,大获益:每天三次,每次三层楼就能改善体能
很多人不活动,借口是没时间。但一项新研究称,即使每天爬几次楼梯,也足以改善心血管和整体健康状况。研究中,一组12名经常久坐不动的年轻参与者每天爬三次楼梯,共三层楼梯,间隔1-4小时。爬楼组每周三次爬楼,持续6周。组由12名年龄匹配的久坐不动者,与往常一样不锻炼。结果表明,爬楼组最大摄氧量明显改观。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03:18
00002017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地下水污染堪忧,十个严重空气污染城市中河北占了六个
近日,由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等11个部门共同编制的《2017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点击可看公报)据了解,《公报》涉及2017年我国大气、淡水、土地、自然生态等9方面内容。水污染:水域污染海河最重,地下水污染堪忧《公报》显示,在各大流域,海河流域污染最重,为中度污染;其次是黄河、松花江、淮河和辽河流域,为轻度污染。杨进刚阜外2023-08-17 08:31:4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