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高脂(可改善代谢,美研究)
然后,参与者在随后5个月,分别随机遵循了3种减重维持定制餐:
此外,还增加了脂联素水平。脂联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产生的激素,可促进胰岛素敏感性并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2]Ludwig DS, Aronne LJ, Astrup A, et al. The carbohydrate-insulin model: a physi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he obesity pandemic. Am J Clin Nutr. 2021 Sep 13
中等碳水化合物饮食(40% 碳水化合物、40%脂肪、20% 蛋白质);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20% 碳水化合物、60%脂肪、20% 蛋白质);
高碳水化合物饮食(60% 碳水化合物、20%脂肪、20% 蛋白质)。
当前研究的研究者认为,虽然上述这项临床研究是在成人中进行的,但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适合儿童。
来源:
[1]Ebbeling CB, Knapp A, Johnson A, et al. Effects of a low-carbohydrate diet on insulin-resistant dyslipoproteinemia-a randomized controlled feeding trial. Am J Clin Nutr. 2021 Sep 28
这些学者指出,白面包、白米、大多数早餐麦片和高度加工的零食等食物会导致了血糖和胰岛素飙升,从而减缓新陈代谢、增加饥饿感,为变胖奠定了基础。
此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在儿童期就扎下了根儿,而适度改变会让一个人在中年时深受其益,因此要尽早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努力改变心脏病风险终生轨迹。
而近日美国一项研究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即使饱和脂肪含量高,也比食用低脂、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心血管代谢水平好。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以前认为不受饮食影响的脂蛋白 (a),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参与者其水平却降低了。具体而言,脂蛋白 (a)平均降低了15%。
此外,上述三种饮食中,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中的饱和脂肪是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的3倍(21% vs 7%),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也非生酮饮食。
在过去50年里,由于人们对“坏”胆固醇的关注,导致了低脂和无脂食物激增,但这种倾向无形中也悄然放纵了高碳水化合物食物。而实际上,低碳水化合物对于减肥和控制糖尿病很重要。
这项研究共纳入164为超重或肥胖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通过进食低热量饮食减掉了10%~14%的体重。
据介绍,这些食物都根据参与者热量需求量身定制,旨在让参与者在5个月内保持体重,排除研究中减肥这一干扰因素。
而中等碳水化合物饮食降低了 2%,而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则略微增加了0.2%。
与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饮食相比,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改善了一系列与心血管疾病和胰岛素抵抗相关的血脂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另一篇由美17位学者发表的文章就剑指精制碳水化合物,他们认为这些而不是摄入过多热量助长了肥胖的流行。
研究者介绍说,人们所食用的越来越多的精制谷物和添加糖等高加工碳水化合物,使得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发胰岛素抵抗,进而发生代谢综合征。
美国心脏病学杂志研究:心衰患者用>25 mg/d的β受体阻滞剂降低死亡率
根据《美国心脏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服用高剂量β受体阻滞剂以及心率降低均可以降低死亡率。研究中,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25mg/d)的患者与服用大剂量β受体阻滞剂(>25mg/d)的患者匹配。两组均为36168例,平均年龄71岁。对患者进行平均1192天的随访。全球糖尿病前期人数迅速增加!Diabetes Care研究
糖尿病前期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很高,半数在5年内进展为糖尿病。目前,糖尿病前期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世卫组织将糖耐量减低(2小时血糖7.8~11.0mmol/L)和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6.1~6.9mmol/L)定义为糖尿病前期。一项研究显示,根据世卫组织定义,全球居民糖尿病前期的负担较重,患病率仍在增加,尤其是低收入国家。杨进刚阜外2023-10-04 10:16:24
0000中国医疗费用调查:年均增速11.6%,远远超过GDP增速,循环疾病医疗费用20年增长1816亿元,增速位列第一
近期,我国学者对1993-2012年驱使医疗费用增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在二十年间,医疗花费从1993年的1245亿迅猛增长到2012年的10,006亿。每年以11.6%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GDP年均9.9%的增长速率。循环系统疾病医疗费用增速最快杨进刚阜外2023-08-07 10:27:17
0000见证、讲述(三)——听刘力生教授讲过去的故事
中国首个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室1978年,阜外医院创建了第一个专门从事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和人群防治研究的专业研究室,即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室。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为调研防治基地,开始招收研究生,吴英恺从而带着阜外医院走上更加广阔的道路。中美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面对中国心血管病庞大的患病人群,任何医疗高科技都是杯水车薪,即使投入再多的医疗经费,也还是扬汤止沸,治标不治本。扩心病发生血栓,心尖部最见!阜外医院张健等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健、翟玫等研究发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内血栓最常发生在左心室,主要在心尖部。研究显示,有77.6%分布于左心室,20.2%分布于左心房,7.6%分布于右心房。左心室血栓分布部位主要在心尖部,占左心室血栓患者的90.1%。研究还发现,不同类型扩张型心肌病、伴不同合并症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内血栓分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