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老年痴呆(要注重干预中年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在第一次评估时,这些人的平均年龄为47.1岁,最后一次评估时平均为67.4岁。老年期进行大脑磁共振检查时的平均年龄为69.3岁。
研究者发现,弗明汉风险评分可明显影响40%的大脑灰质区域。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明显减弱,到最后一次评估时,两者之间不再有明显关联。
大脑血流低灌注是老年痴呆的早期形成机制之一。
弗明汉风险评分是一种用于评估心血管风险的模型,涉及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收缩压、降压药物应用、吸烟、糖尿病。
近期,JAMA网络开放子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年时期心血管风险越高,老年时大脑灰质血流灌注越低,即患老年痴呆的风险越高。
来源:Sana Suri, et al. Association of Midlife Cardiovascular Risk Profiles With Cerebral Perfusion at Older Ages. JAMA Netw Open, 2019, 2(6): e195776.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19.5776
该研究显示,大约40岁左右起,如果心血管风险较高,就可能导致老年时大脑血流低灌注。
但研究者发现,老年期的心血管风险与大脑灰质血流灌注无明显关联。
该研究纳入116例无老年痴呆症但心血管风险评分较高的成年人,评估20年期间心血管风险与大脑血流灌注的相关性,每5年进行一次评估。
研究者表示,这说明,在通过干预心血管危险因素预防老年痴呆时,干预时机非常重要,应该从青年至中年期就开始干预。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增大,弗明汉风险评分越高。
校正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社会经济状态、认知状态、动脉通过时间、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每周饮酒量等因素后,20年期间弗明汉风险评分越高,老年时大脑灰质血流量越低。
四分之一ACS患者一年内停用他汀!CPACS-2研究
他汀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长期二级预防的核心治疗药物。然而患者在出院后随意停用他汀屡见不鲜。急性冠脉综合症临床路径研究二期(CPACS-2)数据显示,ACS患者出院后一年内停用他汀的比例达25.5%,有多种影响他汀治疗依从性的原因。而接受ACS管理临床路径干预和医疗保险患者的他汀治疗依从性高。杨进刚阜外2023-09-30 12:56:34
0000体力劳动让高血压女士“雪上加霜”:增加3倍心脏病风险
近期一项对1万余护士随访15年的研究显示,有高血压病的女士如果工作中体力活动重会增加3倍的缺血性心脏病罹患风险。此外研究还发现,血压正常的女士,如果体力劳动多也会增加20%的心脏病风险,不过在校正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后,无统计学意义。“楚王好细腰”有道理!JAMA子刊研究称:瘦者腰粗有危险,胖子腰细也健康
谈到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减肥,非楚灵王细腰运动莫属,因为“楚王好细腰”嘛。其实,细腰者健康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宫中多饿死”也就太夸张了。近年来,不断有研究发现,腰粗(即腹型肥胖),又称中心性肥胖,比根据体重指数计算的肥胖,危害还要大。前不久,欧洲心脏杂志一项大规模长期随访研究提示,腰粗的绝经后女士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