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好细腰,有道理,JAMA子刊研究称,瘦者腰粗有危险,胖子腰细也健康)
而腰细的超重或肥胖女士的死亡风险均没有增加。
7月24日,JAMA网络开放子刊发表的另一项大规模研究表明,体重正常但腰粗(腰围>88 cm)的绝经后女士,死亡风险明显增加。
同时发表的述评指出,女士的标准健康身材为:腰细而臀股区宽,类似于“梨型”。与之相反,肚子脂肪多而臀部小的“枣核”形身材很不健康。
还有研究称,相对于脂肪多肌肉少的人,肌肉多、脂肪少的人患心血管疾病风险会降低68%,死亡风险降低62%。
[1] Association of Normal-Weight Central Obesity With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mong Postmenopausal Women. JAMA NetwOpen, 2019, 2(7): e197337.
[3] Sahakyan KR, et al. Normal-Weight Central Obesity: Implications for Total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Ann Intern Med, 2015, 163: 827-835
因此,减肥要减的是脂肪,同时也要注意保持肌肉,因此增强肌肉力量是很重要的。
为什么体重正常但腰粗者最危险?
[2] What’s New in Understanding the Risk Associated With Body Size and Shape? Pears, Apples, and Olives on Toothpicks. JAMA NetwOpen. 2019; 2(7): e197336.
其实,细腰者健康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宫中多饿死”也就太夸张了。
其实不止是绝经后女士,男士也有类似问题。
该研究纳入美国女性健康倡议项目中的156 624名平均年龄为63.2岁的绝经后妇女。20余年随访期间,共43 438人死亡,其中29.6%死于心血管病,27.0%死于癌症。
近年来,不断有研究发现,腰粗(即腹型肥胖),又称中心性肥胖,比根据体重指数计算的肥胖,危害还要大。
这项研究中,对男性而言,体重正常但腰粗者,其总死亡风险较体重指数相似但腰不粗的人高87%。比超重或肥胖但腰不粗者高一倍。女士的结果也相似。
研究者认为,未来要重视腹型肥胖,即使是体重正常的人。
近期美国一项追踪14年的研究也发现,体重正常但肚子大的人死亡的风险最高。
前不久,欧洲心脏杂志一项大规模长期随访研究提示,腰粗的绝经后女士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明显增加。
[4] Preethi Srikanthan, et al. Relation of Muscle Mass and Fat Mass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Am J Cardiol, 2016, 117: 1355.
另外,即使体重正常,腰粗的绝经后女士心血管病或癌症死亡风险分别增加了25%和2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研究者表示,根据体重指数不能区分体型或体脂分布,体重指数正常的人也需要检测腹部脂肪。
谈到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减肥,非楚灵王细腰运动莫属,因为“楚王好细腰”嘛。
来源: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肌肉不断萎缩,但是坚持锻炼,肌肉量是可以增加的。研究发现,80岁的人坚持2个月的力量锻炼,肌肉可恢复30%。
JAMA子刊的研究中,随访20多年期间,与体重正常“腰细”的绝经后女士相比,腰粗的女士,不论体重正常,还是超重或肥胖,全因死亡风险分别增加31%、16%、30%。
这可能是由于这种体型的人肌肉量少,而脂肪量偏多,即“少肌型肥胖”。这种情况下,内脏脂肪多,存在胰岛素抵抗、高甘油三酯血症和炎症,是最危险的体型。
在该研究中,体重正常、超重、肥胖均根据体重指数来定义,标准依次为18.5~24.9、25.0~29.9、≥30 kg/m2。
缺乏叶酸,痴呆风险高!以美2.7万人研究
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老年人血叶酸水平低,或会增加痴呆或死亡风险。研究者认为,应该定期监测老年人的血叶酸水平并及时纠正,特别是考虑到血叶酸水平往往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据估计高达五分之一的老年人叶酸不足。这项研究分析了60~75岁2.7万人的医疗记录。缺乏叶酸定义为血叶酸低于4.4ng/ml,有12.6%的老年人缺乏叶酸。杨进刚阜外2023-09-24 14:21:07
0000JAMA刊登研究质疑指南:亚临床甲减患者补充甲状腺激素没有益处,未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
如果感到疲倦、便秘以及不能解释的体重增加,这或许是被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缠上了。这种病很常见,尤其是在女性和老人中更为多见。目前指南给予的推荐,是应用甲状腺激素,不过给予甲状腺激素治疗就解决问题了?近日发表在JAMA上的一项对21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的Meta分析结果对此表示了否定。杨进刚阜外2023-08-23 23:13:59
0000PURE研究全球疾病死亡新趋势:低中收入国家心血管病死亡风险高,或与医疗质量及医疗可及性不够有关
在ESC2019和世界心脏病学大会上,PURE研究揭示全球疾病死亡新趋势: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心血管病是首位死因,而富裕国家,癌症死亡却是心血管病死亡的两倍。加拿大汉密尔顿麦克马斯特大学人口健康研究所SalimYusuf教授指出,贫穷国家心血管死亡率较高,不是由于风险因素负担较高所致,而可能是医疗质量及医疗可及性不够等其他原因所致。杨进刚阜外2023-08-28 13:30:31
0000BMJ研究称,>75岁糖尿病患者吃他汀仍有获益
近日,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身体健康且>75岁的老年人通过吃他汀来进行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并没有什么益处,其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并不会因此而降低。然而,如果75~84岁的老年人已有2型糖尿病,服用他汀仍有明显心血管和生存获益。当然,此前多项证据表明,有心脏病的老年人也必须服用他汀进行二级预防。“生命简单七法”让人远离房颤
为什么有的人会得房颤,有的人却不会?AHA2016报道的数项研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析。其中一项来自美国迈阿密的研究纳入了6500没有心脏病的人,研究者通过从生命简单七法(Life’sSimple7)中的7个方面,即戒烟、正常体重、积极参加体力活动、健康饮食、健康血脂、健康血压和健康血糖等进行了分析。杨进刚阜外2023-08-04 13:26:08
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