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简单七法,让人远离房颤)

该专刊对国内外一年来40个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涵盖了临床常见病,如心肌梗死、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的管理,还包含改善生活方式、职场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内容。
来自迈阿密的研究者认为,虽然并不能说明健康生活与房颤有因就有果,但提示健康生活方式还是保养心脏的。
生命简单七法(Life’s Simple 7);评分标准为各指标理想为2分,一般为1分,差为0分,总分0~14 分
研究者认为,应该进一步了解一下是否缓解压力就会减少房颤等心律失常的发生。
[1] Robert Preidt. Lifestyle, Stress May Play Role in AFib. Webmed. Nov. 19, 2016.
为什么有的人会得房颤,有的人却不会?AHA2016报道的数项研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析。
看来,吃好、睡好、运动好、工作好、待人友善,都是预防疾病的良药。
来源:
[2] Poor sleep may increase risk for irregular heartrhythms. Sciencedaily. Nov. 14, 2016.
其中一项来自美国迈阿密的研究纳入了6500没有心脏病的人,研究者通过从生命简单七法(Life’s Simple 7)中的7个方面,即戒烟、正常体重、积极参加体力活动、健康饮食、健康血脂、健康血压和健康血糖等进行了分析。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40指南解读一刊打尽
良好的睡眠也是生活健康的体现。另一项纳入1400多万人的研究显示,睡觉质量差的人房颤风险比常人高26%,经常失眠其房颤风险比常人高2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还有一项来自加州大学的研究则在26200位女士中就压力对房颤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得了房颤的女性多有经济压力、丧失亲人等创伤事件、人际关系紧张等现实问题。不过进一步分析显示,有过创伤事件与房颤仿生有关。
结果发现,得分最高的人比得分最低的人可降低41%的房颤风险。得了平均分的人,也有7%的可能得房颤。
阜外经验:预防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猝死,这种方法最靠谱!
近期,阜外医院华伟教授团队发文报告了该院39例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ARVC)高危患者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后的长期治疗效果。随访结果表明,高危ARVC患者易反复发作室性心律失常,ICD能够有效终止此类患者的实行心动过速或室颤,是目前预防心脏性猝死最为可靠的方法。JAMA子刊研究称,四成高危人群30月后发生无症状房颤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发表的REVEALAF研究数据提示应用植入式心电监测仪(ICM)在高危患者中筛查无症状性房颤,随着监测时间的延长,房颤的检出率增加。数据显示,18个月时,房颤(持续6min以上)检出率为29.3%;30天、6、12、24、30个月的检出率分别为6.2%、20.4%、27.1%、33.6%和40%。此外,在CHADS2评分为2、3以及≥4的亚组中的房颤检出率相当(24.7%杨进刚阜外2023-08-10 17:50:32
0000美国建议40~70岁超重/肥胖者筛查糖尿病
昨日,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发布推荐声明,建议在40~70岁无症状的超重和肥胖人群中筛查2型糖尿病,每3年筛查1次,以降低人群心血管病风险。如有糖尿病家族史或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病史,建议在更年轻时进行糖尿病筛查。血糖筛查的方法有三种: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糖代谢异常包括空腹血糖异常、糖耐量减退和2型糖尿病,具体诊断标准见下表。阜外医院李卫教授参加的PURE研究组发文称:全球六成居民蔬菜水果摄入不足,贫穷国家因“买不起”吃的最少
多个饮食指南推荐,成人每日应该进食3份蔬菜,2份水果。但近期阜外医院李卫教授参与的前瞻性城乡对照流行病学研究(PURE)发现,全球居民每日平均吃3.8份水果和蔬菜,六成人不达标。低收入国家居民每日吃的水果和蔬菜最少(图1)。图1全球18个不同经济水平国家每日人均消费水果和蔬菜的份数(份)杨进刚阜外2023-08-03 08:41:3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