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刊登研究质疑指南(亚临床甲减患者补充甲状腺激素没有益处,未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
该项Meta分析纳入的21项随机对照试验共包含2192例亚临床甲减患者。其中随机对照试验的样本量从20~737例不等,基线促甲状腺激素值在4.4~12.8 MIU/L。
如果感到疲倦、便秘以及不能解释的体重增加,这或许是被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缠上了。这种病很常见,尤其是在女性和老人中更为多见。
这项Meta分析纳入了最新的两项随机试验,整体而言,证据质量介于中高级。就主要结果,即一般的生活质量和甲状腺相关症状的改善,证据质量较高。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来源:Martin Feller,et al. Association of Thyroid Hormone Therapy With Quality of Life and Thyroid-Related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2018, 320(13): 1349-1359.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图1 亚临床甲减患者接受甲状腺激素治疗后对患者生活质量与情绪相关影响的结果
研究者指出,目前指南虽然谨慎建议给予甲状腺激素治疗,但就这样也有多于90%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10 MIU/L的亚临床甲减患者有资格接受治疗。但他们进行的这项研究并不支持指南推荐。
研究显示,亚临床甲减患者常规接受甲状腺激素治疗约3~18个月后,虽然与安慰剂相比,促甲状腺激素下降,但对生活质量、甲减相关症状、抑郁症状、疲劳、认知功能改善、肌肉力量、血压以及体重指数等均无改善。

近日发表在JAMA上的一项对21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的Meta分析结果对此表示了否定。
目前指南给予的推荐,是应用甲状腺激素,不过给予甲状腺激素治疗就解决问题了?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因此而产生的过度治疗,产生了甲状腺激素相关的不良反应。
斯坦福大学研究称,电子烟损害血管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用于电子香烟的调味液,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且不会减少尼古丁的吸入。研究者称,电子香烟不是传统香烟的安全替代品。本研究首次使用来源于ips细胞的内皮细胞来研究含尼古丁和不含尼古丁的电子烟液体对其生存能力和功能的影响。“十二五”高血压调查报告在Circulation正式刊出,同期刊发述评:为高血压防控支招,提出研究方向
近日,“十二五”高血压抽样调查最新结果正式在Circulation上刊出。作为人口大国,庞大的高血压患者群颇为引人注目。杂志也专门配发了同期述评,卡尔加里大学阿尔伯塔省利宾心血管研究所NormanR.C.Campbell和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张新华教授表示,中国高血压防控,是时候从发现问题过渡到解决问题了。近2.5亿人有高血压,但仅3700万得到控制杨进刚阜外2023-08-17 08:36:23
0000高血压吸烟者脑卒中风险增3倍
有高血压,同时又吸烟的患者不在少数,但苏州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皇甫新凤等进行的研究发现,这样或会显著增加脑卒中风险。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吸不吸烟,其脑卒中风险存在明显差异。比之无高血压也不吸烟者,有高血压还吸烟者脑卒中累积发病率要高出9.5倍。降压 健康生活,一个也不能少!JAMA子刊东风-同济队列研究
2月1日,JAMA网络开放子刊发表的一项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大规模队列(东风-同济队列)研究表明,对于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物的同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能进一步预防过早死亡。作者强调,在管理高血压患者时,倡导规律服药很重要但不充分,再规律服药的同时,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可取得更大的生存获益。生活方式不健康,小心得抑郁!天津2.4万居民研究
有人说,生而为人,其实很多时候不是追求幸福,而是如何减少痛苦。不论为何而苦,抑郁总会缠上人。而据全球疾病负担2017年相关数据,抑郁症已成为国人重要疾患,占全球总病例的1/5。而抑郁与多种疾病相关,要命的是,有研究显示,即使有些抑郁,就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近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张卿、刘莉等进行的研究认为,生活方式与抑郁症状密切相关,进行某些生活方式干预抑郁症是个好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