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高血压调查报告在Circulation正式刊出,同期刊发述评:为高血压防控支招,提出研究方向
近日,“十二五”高血压抽样调查最新结果正式在Circulation上刊出。作为人口大国,庞大的高血压患者群颇为引人注目。
杂志也专门配发了同期述评,卡尔加里大学阿尔伯塔省利宾心血管研究所Norman R.C. Campbell和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张新华教授表示,中国高血压防控,是时候从发现问题过渡到解决问题了。

近2.5亿人有高血压,但仅3700万得到控制
这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成人中2.45亿(23.2%)为高血压,但超过1.25亿的人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1.5亿人(59.3%)没有用药治疗,只有3700万(15.3%)得到控制。而且还有4.35 亿人(41.3%)是高血压后备军(正常高值血压)。
与人口众多的汉族人群相比,少数民族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更低。
该研究在全国范围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18岁及以上人群超过45万人进行调查,比较准确估计了中国高血压的流行情况。
研究估计,如果中国采用2017美国新的高血压标准,意味着近一半中国成人都有高血压,不过处方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相对增幅较小,约2%。
提高基层医疗保健能力非常重要
他们认为,医务工作者和各学术组织都在其中扮有重要角色,对于中国而言,提高基层医疗保健能力、缩小地区和不同民族人群高血压防控能力非常急迫。
他们强调,中国需要借鉴世界先进的有效的防控经验,需要临床医生与公共卫生领域工作人员紧密携手,来多方面加强人群高血压防控。
两位教授指出,不论如何,仅仅是识别出人群中血压高于140/90mmHg者,都会让基层保健医院不堪重负。
就ACC/AHA的高血压新门槛130/80 mmHg,未来随着时间推移中国也会采用,重在识别心血管高危人群。
高血压相关的慢病,不仅对于中国负担沉重,也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2013年世界卫生大会制定了防控慢病的9个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到2025年把没有控制的高血压降低25%。很多组织机构都在绞尽脑汁控制高血压。
目前在防控高血压方面,有HEARTS、RESOLVE、PAHO项目以及世界高血压联盟倡导的防控高血压的策略。
HEARTS(健康生活方式咨询,基于证据的治疗方案,获得基本药物和技术,基于风险的图表,基于团队的护理,监测系统,实施),以人口为基础的方案进行临床干预以控制高血压,限制烟草使用并减少食盐。
RESOVLE(来自彭博社、扎克伯格和盖茨基金会的资金)旨在通过干预措施在10年内挽救1亿人的生命,以加强在地区一级高血压控制并减少膳食盐和膳食反式脂肪,包括来自泛美卫生组织(PAHO)一直积极致力于控制高血压。
这些策略都提倡:
1.增加基层卫生保健能力;
2.推广高度简化高血压诊治方案,实施高血压登记和报告;
3.开展针对筛查、诊治和控制的标准化教育项目;
4.在卫生系统层面增加高质量、低成本、长效降压药物的人群可及性。
这些建议和防治策略都是建立在之前控制高血压和几种慢病经验的基础上,比如美国凯撒医疗集团(Kaiser Permanente),着眼于社区医疗,最终让高血压控制率高达90%。
再比如加拿大通过强有力实施简化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的国家教育计划,结果控制率从13%增加到高于65%。
从人群层面解释高血压的流行
为什么当前高血压如此泛滥,病因是什么?目前几乎无人口水平的高血压病因研究。
研究发现,以打猎为生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很低,而且这些人的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几乎没有增加。
更早的报告指出,膳食饱和脂肪与不饱和脂肪的比例对血压有很大的影响。
根据有限的数据显示,高钠低钾饮食、肥胖、体力活动较少、过度饮酒都是促成了高血压大流行的因素。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我国不同地区高血压患病率变化很大,目前这一事实了解甚少,因此,在人群层面上仔细检查高血压的病因应该成为全球研究的重点。
他们指出,对于中国人群,平均摄入钠盐通常较高,防控高血压限盐要首当其冲,同时要联合改善饮食、增加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和过量饮酒等措施。
来源:Campbell NRC, Zhang XH. Hypertension in China: Time to Transition From Knowing the Problem to Implementing the Solution. Circulation. 2018;137(22):2357-235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北京地铁乘客猝死引发争议!中国AED布局与投放共识出台
9月25日,一名45岁男子在北京地铁站内猝死。9月29日世界心脏日那天,积水潭地铁站又一乘客接受了抢救。国人坏胆固醇<1.8,支架术后出血风险高!?欧洲心脏杂志4.2万例ACS研究
近年来,不断有证据表明,胆固醇代谢与血小板反应性有关。近期,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周欣、杨清等以及北京安贞医院周玉杰等在欧洲心脏杂志的一项研究得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这项基于中国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CCC-ACS)项目的研究提示,对于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低(<1.8mmol/L),住院期间大出血风险明显增加。杨进刚阜外2023-09-18 13:26:48
0002一种血细胞指标还能预测心脏手术风险!阜外医院研究
拿出血常规检查单,常常可以看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近日,阜外医院孙寒松、武恒朝等进行的研究显示,这个指标还是不停跳搭桥手术(OPCAB)患者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显示,纳入的440位行不停跳搭桥手术患者,在平均随访7.0年期间,死亡率为9.1%。而死亡组患者入院时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值显著高于生存组患者。杨进刚阜外2023-09-06 17:55:03
0003美2015版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标准:胺碘酮有了新指证
老年人常常合并存在多种疾病,需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同时老年人多存在与年龄相关的药动学、药效学改变以及各器官、系统功能下降和心理问题,用药的不安全因素较多,更易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由美国老年医学会汇集药理学、护理学及精神病学等专家于1991年制定的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的Beers标准几经修订,已在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老年人安全用药的有力保障。有种醛固酮增多症,心血管风险更高!重庆学者研究
12月10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究人员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在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中,不依赖肾素的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明显高于依赖肾素的醛固酮增多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