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乘客猝死引发争议(中国AED布局与投放共识出台)
网上也不断有人呼吁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应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AED又称“傻瓜除颤器”,是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的仪器,可以提高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 近期发布的中国AED布局与投放专家共识指出,国内AED投放或公众启动除颤项目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规范的现状,大部分城市尚处于起步阶段。 公众启动除颤在中国的发展相对滞后,AED投放的配置要求和操作流程尚缺乏统一标准,应用不够规范,是造成我国目前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极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专家认为,在公共场所科学、合理、有效的配置AED,让AED能像灭火器一样得到重视和广泛配置使用,这将是我国公众急救意识普及教育和生命安全保障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一个重要体现。 根据我国具体情况,专家组就AED的配置数量、布局因素、重点公共场所投放位置及相关急救器材配备等给出了十个建议: 推荐意见1:建议我国社会各界加强对公众启动除颤项目的认识,在我国分阶段逐步推广AED。 推荐意见2:建议全国各省市区根据区域人口基数及急救需求等因素,可以按照“每10万人配置100~200台AED”的原则,统一规划配置AED。 推荐意见3:根据人口密度、人口流动量、分布距离等影响因素,可以按照第一目击者能够在3~5分钟之内获取AED并赶到患者身边为原则。 推荐意见4:建议政府在学校、机场、火车站、高铁站、汽车站、地铁站、医疗机构、体育场馆、大型超市、百货商场、影剧院、游乐场等人口密集、流动量大的场所及高危人群家庭配置AED及相关应急设备。 推荐意见5:建议单位或区域在公共场所配置AED时,放置位置应有固定、醒目的标识,遵循科学的安装要求,并定时、定人维护,确保AED设备的安全和实用。 推荐意见6:建议政府主导设计AED布局网,构建AED网络和体系,对AED信息统一管理,绘制AED地图。 推荐意见7:建议有条件的单位或区域在公共场所配置AED时,配置个人防护装备和辅助工具等,形成“AED组合包”。有条件下选用可提供动画和语音等多种指导方式的AED,从视觉和听觉等多途径给施救人员现场指导。 推荐意见8:建议政府应明确AED安装应用的法律责任问题,推动AED相关法律条文的制定或修订计划。 推荐意见9:建议以政府为主导在公共场所配置AED,鼓励企业、个人的捐赠,同时也鼓励有条件的单位自行配置AED。 推荐意见10:建议以政府为主导推动中国公众启动除颤计划,如体系建设、教育及宣传等。 该共识是由中国AED联盟、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等多个学术组织结合国内外学者联合制定。 来源:中国 AED 布局与投放专家共识.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0;29:1025-1031.
9月25日,一名45岁男子在北京地铁站内猝死。9月29日世界心脏日那天,积水潭地铁站又一乘客接受了抢救。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锦州医大一院学者巧用心电图指导中心静脉置管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临床广泛应用于长期静脉药物治疗如抗生素、化疗药物以及全胃肠外静脉营养。其中,将PICC导管末端位置放置准确很重要,否则会增加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率。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郝春艳、张瑜等应用自制连接器进行的研究显示,心电监护辅助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时,可以根据心电图特征性P波对导管末端位置进行判断,而无需拍摄X线胸片,且此方法安全也无放射性污染。心血管病风险预测,应考虑心电图和超声指标!中科大一院孙英贤等认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英贤等认为,当前的心血管病风险预测模型或需要“升级”一下,应考虑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指标。基于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者比较了两种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新模型包括人口学特征、生物标志物、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指标;老模型使用的是弗明汉模型的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吸烟、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糖尿病等。四分之一居民从未量过血压!中国17万人抽样调查
《2019年家庭血压监测指南》指南指出,家庭血压监测已成为有效提高高血压知晓率与控制率不可或缺的手段。家庭血压监测不仅是高血压患者需要做的事情,每个人都应该进行家庭血压监测,包括那些自认为血压尚处于正常范围者。但根据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分析结果,我国成年居民定期自我检测血压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杨进刚阜外2023-09-29 16:31:53
0000严格管理LDL-C和血压,降糖用新药!ESC心血管病预防指南
为什么发生心梗、中风和外周动脉疾病?90%的风险可由吸烟、不良饮食习惯、体力活动缺乏、腹型肥胖、“三高”、精神心理因素以及饮酒解释。为了更好预防心血管疾病,8月30日,202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发布了最新版心血管疾病预防临床实践指南。LDL-C低一点,心血管病风险低一些指南指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加心血管病风险的影响与LDL-C基线水平和暴露时间决定。杨进刚阜外2023-09-19 10:25:38
0000欧洲心脏病杂志:中年时收缩压高于130 mmHg增加未来痴呆发生风险
老年痴呆似乎离很多人都很近。2016年,美国心脏协会(AHA)曾发表科学声明称,高血压特别是中年时高血压,会增加大脑认知损害风险。近日,发表在EurHeartJ上的一项纵向研究则显示,中年人收缩压高于130mmHg,就会增加未来痴呆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