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医大一院学者巧用心电图指导中心静脉置管
当导管末端位于腋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及头静脉时,P 波振幅与体表心电图无异;当导管末端进入上腔静脉时,P波振幅增高明显;当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与RA 交界处或右心耳顶部时,P波振幅达到最高,与QRS波齐平甚至超过QRS波;当导管末端由右心耳顶部进入心房中部和下部时,P波振幅开始逐渐降低甚至出现负向P波。
来源:张瑜,郝春艳, 王迎春. 心电监护在辅助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 1009-1012.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4例未出现特征性P 波的患者,1例因异位入对侧头臂静脉经调整2 次后仍无P波无明显改变,其他3例因为导管到达预测值时后继续送管2 cm 时还未出现特征性P波,操作者因担心导管进入右心房内对心脏造成损伤而停止送管。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临床广泛应用于长期静脉药物治疗如抗生素、化疗药物以及全胃肠外静脉营养。其中,将PICC导管末端位置放置准确很重要,否则会增加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率。
进一步分析显示,心电判断与X线胸片判断无统计学差异,灵敏度为99%,特异度为100%。
在PICC 置入过程中若没有出现P波的改变时,可能提示导管末端不在中心静脉内,需及时在原无菌状态下调整导管。若调整失败,置管后还需拍摄X 线胸片确定导管位置。
研究者认为,心电监护与临床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 相结合,可使PICC 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共纳入104例行PICC受试者,患者连接心电监护仪,置管时利用导丝与心电监护仪RA 导联相连引出腔内心电图。操作者主要根据心电监护仪上Ⅱ导联P波的特征性改变来判断PICC 导管末端的位置。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郝春艳、张瑜等应用自制连接器进行的研究显示,心电监护辅助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 时,可以根据心电图特征性P波对导管末端位置进行判断,而无需拍摄X线胸片,且此方法安全也无放射性污染。
这项研究中有100例患者出现特征性P波,心电判断结果与X线胸片判断结果一致率为96.2%。
美学者提出阿司匹林一级预防5条建议:>70岁者,若无心脑血管病,不建议吃阿司匹林
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病的人,包括冠心病、做过支架、得过心梗、脑梗死或下肢动脉疾病,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但对于一级预防,也就是没有心血管的人该不该吃阿司匹林,一直有争议。近期,《内科学年鉴》一篇文章给出了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五条建议。作者指出,对于没有心脑血管病的人,阿司匹林的利弊仍很难平衡,主要是增加胃肠道出血和脑出血的风险。医生应该考虑新的证据,比如ASPREE研究和ASEND研究。中国有10%的男士嗜酒成性!阜外医院China PEACE 最新分析
酒精使用障碍(达到一定程度时被称为“酗酒”)是一种酒精使用模式,包括在饮酒方面难以自控,总是想着喝酒,即使酒精会导致问题也会继续饮酒,只能越喝越多,以及在迅速减少或停止饮酒时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阜外医院李静、李希等发表基于ChinaPEACE百万人群项目的最新分析显示,在中国,每十个中年男性中就有一人患有酒精使用障碍。患有酒精使用障碍者的生活质量较低,全因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较高。近期放支架,并非磁共振禁忌!AHA科学声明
6月30日,美国心脏协会发布科学声明,对心导管室介入术前、术中、术后的临床实践最新证据进行了总结,主要内容如下:1、心脏介入术前的空腹时间可大幅缩短,2小时后才做介入的患者可喝流质食物,6小时后做介入的患者可吃简餐(目前临床上一般建议手术前空腹一夜)。空腹与否应由介入医生考量,仅局部麻醉、无需镇静的患者可能不需要空腹,因为有上呼吸道保护性反射,没有误吸的危险因素。杨进刚阜外2023-09-17 12:26:26
0000Lancet:高危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值或需下调7 mmHg?
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XinfangXie等在Lancet发表系统性综述,证明对于已经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等的患者而言,血压降得比当前指南推荐的目标值140/90mmHg再低一点,心血管获益会更大。研究发现,对于这部分患者,当收缩压降到比140mmHg再低平均7mmHg时,可降低约14%的心肌梗死风险和近25%的脑卒中风险。美国公布心衰管理路径:从金三角到七剑客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于12月22日发布了最新心衰治疗专家共识,即心衰治疗的临床决策路径。该路径指出,标准的初始治疗是金三角: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在此基础上,可考虑加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醛固酮拮抗剂、伊伐布雷定、肼苯达嗪/硝酸异山梨酯(HYD/ISDN)。金三角用法(1)ACEI/ARB:杨进刚阜外2023-08-13 14:12:05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