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风险预测(应考虑心电图和超声指标,中科大一院孙英贤等认为)
新模型包括人口学特征、生物标志物、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指标;
而且QT 间期、主动脉根部直径和室间隔厚度都为心血管病独立预测因素,有助于促进疾病的更早干预。
决策曲线分析(DCA)结果显示,新模型比对照模型净获益更大。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研究者认为,过多依赖传统的心血管病风险因素评估潜在的心血管病,可能会导致评估不足。与传统心血管病预测相比,新模型更优,尤其是应用于中国人群时。
这项研究共对东北农村地区心血管健康研究(NCRCHS)中≥35岁10349位居民进行了分析,平均随访4.66年期间,心血管病的发生率为1.1%/年,其中包括342例脑卒中和175例冠心病。
结果发现,除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外,QT 间期、主动脉根部直径和室间隔厚度均为心血管病的预测因素。
长QT间期增加心血管病风险的潜在机制尚不明确,有报道认为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心肌复极化相关的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心梗后瘢痕组织、血糖升高、血胰岛素水平升高、低血钾、肥胖及心室肥厚等相关。
这项研究还证实,尿酸氮、血肌酐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等均为心血管病的风险因素。
基于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者比较了两种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
老模型使用的是弗明汉模型的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吸烟、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糖尿病等。
对于主动脉根部直径,有研究发现高龄、控制差的高血压和舒张压与主动脉根部直径变大有关。
净重新分类指数分析表明,新模型重新分类率比老模型增加了20%。
来源:Li Z, Yang Y, Zheng L, et al. It's Time to Add Electrocardiography and Echocardiography to CVD Risk Prediction Models: Results from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Risk Manag Healthc Policy. 2021 Nov 15;14:4657-467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英贤等认为,当前的心血管病风险预测模型或需要“升级”一下,应考虑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指标。
配自行车和跑步机让员工更健康,工作效率更高
企业的员工在一天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工作场所度过,由于久坐,颈椎疼痛和腰痛困扰着每一位职场人士。据了解,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企业打造Active工作站,如站立、步行和骑自行车工作站等,鼓励员工健身,为员工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打造健康的生活方式。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10:010000心梗患者高血糖有新界值!阜外医院杨跃进、窦克非等CAMI研究新分析
急性心梗患者入院时经常出现血糖水平升高,但与患者远期不良预后相关尚无定论。既往大部分研究发现,入院血糖水平与非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增加有关,但在糖尿病患者中,两者相关性很弱,甚至没有明显关联。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临界值来明确何种程度的血糖升高对患者不良预后有价值。实际上,入院血糖受基础血糖水平、心肌梗死后应激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糖代谢状态下采用同一个临界值并不合理。ESH声明:无心脏病者用药减慢心率无证据
近期,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发表了针对伴心率增快的高血压患者管理共识声明。声明建议,目前倾向于将每分钟心率高于80~85次作为心率增快的标准。但是,该声明也称,虽然心率快可预测心血管风险,但迄今为止,对于没有心脏病的人而言,没有研究证实通过药物减慢心率,可降低心脏病的风险。心梗后心肌再生也许并不遥远:斑马鱼心脏细胞外基质有助于修复心梗小鼠的“破心脏”
如果一个人的心脏在破裂或梗死后,能够像壁虎的尾巴一样再长出来那就好了,这在当前无异于痴人说梦。不过,近期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者带来一线希望:斑马鱼心脏细胞的细胞外基质有助于修复心梗小鼠的“破心脏”。斑马鱼这种低等动物,虽到成年心脏仍具有再生能力。研究者通过冷冻斑马鱼心脏组织,获取细胞外基质。然后将其注射到小鼠心梗区域。发生中风,每天至少该走半小时!加拿大研究
一项来自加拿大的研究表明,有中风病史的人,多运动可降低死亡风险,而且运动量越大,获益也越大,75岁以下中风患者获益更明显。该研究显示,中风患者每周只要步行3~4个小时,即每天走大约半小时,死亡风险就能大幅降低。如果每周能走6~7个小时,获益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