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杂志刊登手机(全球走路地图,中国夺冠)
男女之间也有差别。日本男性和女性活动情况相似,日本肥胖的人较少。而美国和沙特阿拉伯等多国家活动水平的差别较大,女性走路步数就较少。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全球走路地图


适于和不适于走路的城市不同时间段的走路步数。绿色:适于走路;蓝色:不适于走路;上图:正常上班时间,下图:周末。
结果发现,地球村居民平均每天走4961步。中国人平均每天走6000多步,排名居首,而印度尼西亚人平均每天走3513步,在排名中垫底。
来源:Tim Althoff, et al. Large-scale physical activity data reveal worldwide activity inequality. Nature,2017,547:336–339.

全球每年约530万人死亡与缺乏运动有关,研究者认为这是一种简单方便的方法来衡量数百万人的活动水平。
比如,在瑞典,喜欢走路和不喜欢走路的人的差距最小,瑞典是肥胖率最低的国家之一。美国活动不均等的程度较高,肥胖的人就较多。
毫无疑问,在适合走路的区域,人们会愿意走路去更多地方。
近期,Nature杂志公布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堪称“全球走路地图”。该研究分析了111个国家约72万名居民的智能手机信息,研究精确到分钟,总时长相当于6800天的数据。
作者称,这项研究为我们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因为该研究比以往任何一项关于人类运动的研究在规模上都要大上1000倍。目前发达国家70%的人使用智能手机,发达国家也有半数人使用。
美国不同城市适于走路性与走路变异度的关系
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用智能手机做研究并不容易。作者说,刚开始,审稿人也不接受,但强大的数据分析和严格的计算方法说服了审稿人。
研究发现,一个国家居民的平均步数与肥胖关系不大。但如果走路最多和最少的差值越大(活动不平等)的国家,肥胖的人就越多。
作者认为,当活动水平差别较大的时候,女性得到锻炼的机会少,更容易肥胖。
智能手机的数据还表明,纽约和旧金山等城市适于步行,走路出行的比例也较高。而在休斯敦、孟菲斯等城市,由于需要车才能出行,每日走路步数的变异度就比较大,这个地区居民就较胖。

走路最多和最少的差值越大(活动不平等度越高),这个国家的胖子就越多
首次推荐影像学手段进一步明确病因!ESC发布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指南
8月29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了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临床管理指南。诊断:检测心脏肌钙蛋白是关键,不建议检测CK、CK-MB等就NSTE-ACS的诊断而言,心电图或无明显变化,可能表现为正常,其中关键是靠检测血心肌肌钙蛋白水平。指南不建议常规检测CK、CK-MB、h-FABP或肽素用以诊断。血BNP或NT-proBNP水平可用于预后评估。儿童血压升高与体重超标,会影响心脏结构与功能!上海与四川学者研究
血压升高和体重过重,对于儿童也是有害的。近日,上海新华医院和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学者联合进行的研究显示,即使是4岁儿童,体重超标与收缩压升高也会影响心脏结构与功能。研究显示,超重儿童中收缩压升高更为多见,而且收缩压与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及缩短分数呈正相关。体重指数Z评分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肥大风险正相关,而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缩短分数和整体纵向应变等收缩功能相关指标呈负相关。杨进刚阜外2023-09-30 08:52:04
0000中山大学学者发现,粮食吃得少,房颤风险高
近日,据HealthDay报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庄晓东等开展的一项研究提示,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长期较低的人,可能更容易出现房颤。该研究显示,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适度(碳水化合物热量占总热量比例为45%~52%)的人相比,长期摄入量较低(总热量占比不足45%)的人发生房颤的风险增加了18%。研究者还发现,不论用哪种蛋白质或脂肪替代碳水化合物,房颤发生风险均升高。AHA心电图早期复极声明:偶然发现早期复极但无症状,不推荐进一步检查
早期复极图形最初指的是12导联心电图上有≥1个导联存在ST段抬高,长期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现象。然而,近期研究证实早期复极与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和心律失常死亡率等多个终点存在阳性、阴性或中性关系。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心电学和心律失常临床心脏病学、功能基因组和转化生物学理事委员会在广泛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吸收了众多专家的意见,撰写了《2016年AHA心电图早期复极科学声明》。建议指出:高危搭桥患者术前预防性应用IABP的阜外经验
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常可起到良好的辅助心肌作用,但即便如此,在术中及术后被迫应用IABP的死亡率仍较高可达40%~50%,那么对于高危患者术前预防性应用效果如何?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燕博、蒙延海等进行的Meta分析提示,CABG高危患者术前预防性应用IABP安全有效,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