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之一ACS患者一年内停用他汀(CPACS,2研究)
而服用高剂量或低剂量他汀药物(与标准剂量相比)的患者、在入院期间未测量LDL-C的患者更有可能停用他汀。该研究中,约8.8%的患者没有在医院检测LDL-C。

来源:Xie G, Myint PK, Sun Y, Li X, Wu T, Gao RL, Wu Y. Associated factors for discontinuation of statin use one year after discharg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in China. BMJ Open. 2022, 12(9):e056236.
他汀停药率从2007~2008年的29.5%降至2010年的17.8%。研究者认为,临床路径干预可以部分解释他汀停药率随时间的下降趋势。
他汀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长期二级预防的核心治疗药物。然而患者在出院后随意停用他汀屡见不鲜。
这表明,ACS管理的临床路径虽然在医院内实施,但在减少出院后停用他汀类药物方面具有效果。以及提高人群的医疗保险覆盖率应有助于减少停止使用他汀的情况。
研究者认为,实施临床指南和路径、提高医疗保险覆盖率、加强医生和患者对于他汀及二级预防的认知以及使用中国标准剂量的他汀类药物等方法可能有助于提高中国ACS患者出院后他汀类治疗的依从性。这些措施对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高血压病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LDL-C)较高、既往服用他汀类药物、服用阿托伐他汀以及住院植入支架或搭桥的患者不太可能停用他汀。
急性冠脉综合症临床路径研究二期(CPACS-2)数据显示,ACS患者出院后一年内停用他汀的比例达 25.5%,有多种影响他汀治疗依从性的原因。而接受ACS管理临床路径干预和医疗保险患者的他汀治疗依从性高。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年龄、性别、血脂异常和糖尿病史以及出院时氯吡格雷和β受体阻滞剂的联合治疗不影响他汀治疗的依从性。
研究纳入了中国不同地区的75家医院的10337例他汀治疗及相关因素数据完整的患者,并在出院后6个月和12个月进行了随访。
ESC提出一个新病:收缩功能减低性非扩张型心肌病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肌心包疾病专家组发布了立场声明,指出扩张性心肌病是一个连续的疾病谱,分为临床前期和临床期。尽早识别临床前期的患者并予以干预,可改善预后。图1扩张性心肌病临床谱。扩张性心肌病可进一步分为ND或D(非扩张性/扩张性)或NH或H(无收缩功能减退/收缩功能减退)或mut(突变携带者)或AHA或A/CD(心律失常/传导障碍)。杨进刚阜外2023-07-30 12:31:05
0000中山大学学者发现,粮食吃得少,房颤风险高
近日,据HealthDay报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庄晓东等开展的一项研究提示,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长期较低的人,可能更容易出现房颤。该研究显示,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适度(碳水化合物热量占总热量比例为45%~52%)的人相比,长期摄入量较低(总热量占比不足45%)的人发生房颤的风险增加了18%。研究者还发现,不论用哪种蛋白质或脂肪替代碳水化合物,房颤发生风险均升高。有医院发布通知,要求医务人员退回抗疫补助,难不成是卸磨杀驴
最近,一则医院要求医务人员退回抗疫补助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这个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热议,一些人认为这是“卸磨杀驴”的表现,即在医务人员辛勤抗疫之后,竟然要求他们退回已经发放的抗疫补助。健康号2023-04-15 16:25:250005冠心病合并低氯,全因死亡风险倍增!广东省医研究
以往有研究提示低氯血症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短期死亡的预测因子。广东省人民医院学者最近发表研究显示,低氯血症在冠心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并且冠心病患者入院时氯化物水平与短期和长期死亡率呈负相关。研究者分析了200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49025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并诊断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的数据。老年人吃糯米粽子要小心!端午节祝福中的隐忧
端午节就要到了,基本上家家都要吃粽子。早年发端午节祝福短信,有个是这么说的:我是棕叶你是米,层层叠叠裹住你;你是嘴巴我是米,美味香粽勾引你;香粽包了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记得转发短信息,不然粽子噎死你,端午节快乐!你别说,这条短信还真挺恶毒的,因为吃粽子还真有可能会噎死人,尤其是糯米粽子。网上还时不时看到吃粽子噎死人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