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心脏病(避免增肥最重要,英国研究)
该研究纳入 3227名于1991~1992年出生的居民,采用双能X线吸收扫描仪在其10岁、13岁、18岁、25岁时重复检测身体脂肪和肌肉质量,在其12岁和25岁时测试握力。
该研究还发现,提高握力对于改善心脏代谢标志物的作用大于增肌本身。这说明,经常利用肌肉比增肌更重要。
9月9日,一项来自英国的研究提示,在年轻人中,变肥(脂肪质量增加)对心脏代谢健康的损害更明显。
研究者指出,变肥才是心脏病的真正驱动因素,但减肥很困难,但这也正是健康获益最明显的地方。
来源:Body muscle gain and marker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usceptibility in young adulthood: A cohort study. PLoS Med, September 9, 2021
结果显示,对于年轻人来说,体重增加者,心脏代谢健康明显较差。
研究表明,增肌和减肥都有益于心血管健康,但哪个更重要呢?
25岁时,所有受试者接受检查,检测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炎症标志物在内的228种心脏代谢标志物水平,以评估其心脏代谢健康状况。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而变肥对心脏代谢健康的不利影响,大约是增肌对心脏代谢健康有益影响的5倍。
而且,增肌带来的有益影响,仅见于青少年时期。这说明,增肌要趁早,青少年时期是促进肌肉质量增加、取得心血管获益的关键时期。
0000
相关推荐
预防中风,减肥还要代谢正常!10万余国人的研究
追求健康,体重正常就够了吗?近日一项对10万余国人进行的研究给出了答案。研究显示,不管体重正常不正常,代谢异常即会增加脑卒中风险,而且脑卒中风险会随着代谢异常组分的增加而增加。这里的代谢异常定义为包括以下两个及以上组分: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收缩压、舒张压升高,或服用降压药,空腹血糖升高或接受降糖治疗。杨进刚阜外2023-09-10 14:21:49
0000浙大附二医院学者Meta分析证实,太极可显著改善心衰患者活动耐量和生活质量
关于太极对于健康的益处,近年来研究不少,国外学者也颇有兴趣。去年年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曾以“太极和您的健康:古为今用”为题,热推太极拳,有点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意味。既往研究发现,太极对于心梗、心衰、卒中等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都有明显的益处。近日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学者发表的Meta分析再次证实,太极是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康复的有效手段。建议用ABO算出血风险,CVD算血栓风险!亚太慢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共识
近日,亚太心脏病学会发布了关于高危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栓共识。共识指出,慢性冠脉综合征这一定义比“稳定性冠心病”更为准确,体现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慢性、渐进性发展。共识认为,亚洲人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有其特点,比如与白人相比血栓风险低,而出血风险高,尤其是颅内出血和胃肠道出血。另外关键性研究中纳入的患者例数较少,因此不能常规应用相关国际指南。杨进刚阜外2023-09-17 17:26:57
0000【”阜外全国大查房”走进石河子】日常病例也需要明察“蛛丝马迹”
昨日,“阜外全国大查房”开播,首站是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一附院。阜外医院吴元和高展两位教授为点评嘉宾。直播现场其中一个病例,看似无奇却很考校读心电图功底。患者41岁,因胸痛入院,根据心电图等检查诊断为前壁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但最终冠脉造影却显示回旋支病变,与初步诊断有所出入。杨进刚阜外2023-07-31 16:32:12
0000阜外医院华伟和樊晓寒点评四种新型心衰器械治疗:药物联合器械植入是未来方向
治疗心衰很有挑战,阜外医院华伟、樊晓寒指出,优化药物联合个体化的器械植入将成为未来心力衰竭治疗方向,并就当前器械治疗慢性心衰的新进展在本刊进行了阐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室多位点起搏技术将有更好应用前景大量临床试验证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减少中重度心衰患者再入院率、逆转心室重构、降低死亡率,并且相关指南也做了明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