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化左室血栓(新型抗凝药优于华法林,安贞医院研究)
来源:姚艳,崔晶,王悦,等.新型口服抗凝药对心力衰竭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的疗效研究.中国循环杂志, 2021, 36: 379-382.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1.04.010.【长按或扫描二维码获取全文】
3个月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栓塞事件和致死性大出血事件,仅华法林组有2例胃肠道出血,对症治疗后即好转。
在新型抗凝药组,利伐沙班治疗者30例,达比加群治疗者12例,3个月时血栓完全溶解率为69.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姚艳等研究显示,心力衰竭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应用新型抗凝药,3个月时左心室血栓完全溶解率近70%,与华法林疗效相当,且出血并发症相对较少。
研究纳入心力衰竭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100例,按患者意愿分为新型抗凝药组(n=42)和华法林组(n=58)。
应用华法林的患者血栓完全溶解率为63.8%,与新型抗凝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左心室血栓是心力衰竭的常见并发症。既往对于左心室血栓的治疗,常规采用华法林。现在越来越多的左心室血栓患者倾向于选择新型抗凝药。
0000
相关推荐
仅2.7%家族高胆固醇血症患者LDL-C<1.8 mmol/L!全球4.2万例分析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相对常见的遗传性疾病,据2020年的一项Meta分析估计,大约每300人中就有1人患此病。9月7日,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研究协作组(FHSC)在柳叶刀杂志发表的全球56国注册登记数据显示,全球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总体上诊断延迟,约六成患者40岁后才确诊,四成患者未接受降脂治疗。杨进刚阜外2023-09-19 16:15:19
0000安贞医院赵冬:从识别和纠正危险因素,到预防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的变迁
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与疾病做斗争的历史。从上个世纪中期开始,心血管疾病逐渐替代传染病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近70年来,人们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也在不断引领和推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实践。北京安贞医院赵冬教授认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按照其特点可划分为4个概念阶段。这4个概念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领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变化。血压不易控制,或因肠道细菌作祟!Hypertension研究
尽管有多种抗高血压药物可用,但仍有一部分高血压患者对药物产生耐药性,血压控制不好。近日,Hypertension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提示可能是肠道细菌在作祟。对于服用降压药也无法控制高血压的患者,医生能做的就是增加或更换药物,增加剂量。而该研究提出了有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新方法。大庆研究20年随访:让糖代谢恢复正常可预防糖尿病
大庆糖尿病研究20年随访数据显示,只有经主动生活方式干预,使糖耐量恢复正常,才有长期预防糖尿病效果。本研究中,6年生活方式干预结束后,原糖耐量减低人群6年内转化为糖耐量正常者,2006年时有41.38%的人保持了糖耐量正常的状态。20年随访中,糖耐量回到正常者中有46.55%患者进展至糖尿病,仍为糖耐量异常的居民,高达75.25%患者进展至糖尿病。哈佛医学院学者JAMA总结维生素补充方法:中老年人该适量补充维生素B12
人们一向对各种营养品很有热情,如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美国有48%成人在补充维生素,39%补充矿物质保健品。但除了热情,还是需要理智的。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布列根和妇女医院两位学者在JAMA的视角(Viewpoint)栏目专门发文,梳理了一下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正确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