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细粮吃得多(心脏要遭殃,全球21国分析)
2月3日,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的一项基于全球PURE研究的新分析提示,细粮吃得多的人,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梗、中风、心衰)发生风险较高。
中位随访9.5年期间,死亡或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9.2%,8.4%的中国人发生这些事件。
进一步汇总不同地区分析结果的Meta分析表明,总体上,只有在中国,细粮摄入量与上述各终点事件呈正相关关系。
近年来,我国居民全谷物摄入量减少,而精制谷物(细粮)和添加糖摄入较多。
令人稍感意外的是,在该研究中,全谷物和白米饭摄入量与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均无关。而既往一些大规模研究显示,多吃全谷物有助于降低死亡和心血管病发生风险。
来源:
PURE研究覆盖全球21个国家,包括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该分析从中纳入13.7万35~70岁的健康成年人,中国人占30.3%。
该研究显示,中国人均吃细粮最高(225 g/d),其次是东南亚(157 g/d);南亚人均吃白米饭最高(612 g/d),中国人均吃白米饭200 g/d;非洲国家人均吃全谷物最高(394 g/d),中国人均吃全谷物仅为38 g/d。
不合理膳食,是造成我国心血管代谢疾病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另外,在体重正常或偏瘦(体重指数<25 kg/m2)的人中,细粮吃得多,死亡风险更高。
[1]Associations of cereal grains intake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across 21 countries in Prospective Urban and Rural Epidemiology study: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MJ, 2021, 372: m4948.
该分析还显示,每天每多吃50 g细粮,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复合终点发生风险增加2%。细粮吃得越多的人,收缩压也越高。
[2]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心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等.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209-230.
2018年,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曾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不同地区细粮摄入量与各终点事件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认为,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同时改善其质量,是促进健康的关键。在多吃全谷物的同时,鼓励少吃细粮。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再获殊荣!中国循环杂志主办“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日前,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2020年度入选项目,此次共有46个项目入选,“阜外说心脏”位列其中!
研究者发现,在细粮吃得多的地区,细粮摄入量与上述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而在细粮吃得少的地区并不明显。
多因素Cox分析显示,中位随访9.5年期间,与每天细粮吃得最少(<50 g)的人相比,每天细粮吃得最多(≥350 g,或大约7份)的人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增加28%,死亡风险增加27%,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33%,非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31%,中风风险增加47%。
“阜外说心脏”系列患者教育节目,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指导,《中国循环杂志》主办。
对此,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不同国家对全谷物的定义不同;不同类型全谷物含有的有益生物成分不同;植物基因和农业气候因素影响全谷物中的植物化学物质;不同谷物和颗粒大小对血糖的反应不同;人们经常在吃全谷物的同时吃糖,这会抵消全谷物的一些益处。
空腹血糖水平与全因死亡率呈U形关系,中国近2万农村居民跟踪调查
空腹血糖测量仍然是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主要测试手段,也是未来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关键指标。确定空腹血糖预测总死亡率的适当临界点,将有助于防止因与高血糖和低血糖有关的健康问题而过早死亡。Lp(a)高,增冠心病复发风险!澳大利亚研究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通常被称为“坏胆固醇”,LDL-C升高可增加患心血管病风险。然而即使LDL-C已明显降低,如果Lp(a)较高,心血管病的风险也还较高。之前,李建军等牵头发布的Lp(a)与心血管病的专家科学建议中指出,Lp(a)升高是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和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近日,一项澳大利亚研究发现,Lp(a)升高是≥60岁人群冠心病复发的风险因素。红肉再上黑榜!Circulation杂志12年随访研究称,红肉有害,酸奶有益!
近年来,红肉对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近期更是屡上“黑榜”。这不,BMJ前脚刚发文指出“多吃红肉,早死风险高”,Circulation杂志后脚刊发的一项大规模前瞻性研究证实,多吃红肉和加工肉,缺血性心脏病发生风险显著增加。该研究显示,红肉和加工肉摄入量与缺血性心脏病发生风险之间呈正相关。12.6年随访期间,每天每多吃100g红肉和加工肉,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增加19%。澳烟酒政策降低5%癌症死亡
如果一个国家很好地管住吸烟、饮酒,会怎么样?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提供了部分回答说:很好,癌症死亡率明显降低。“我们的研究证实,1960~2013年澳大利亚实施的重要的烟酒公共管控政策与各种癌死亡率的降低是有关的。”研究者指出。研究者还认为,这种死亡率的变化是在过去20年中看到的,还不足以完全来评估烟酒政策的影响。他们的研究发现: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每天15%食物可小“放纵”!美发布新版饮食指南
12月29日,美国农业部(USDA)和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HHS)联合发布了2020~2025年美国饮食指南。【原文下载】新指南强调,“每一口饭都重要”,生命每个阶段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都有助于促进健康,减少慢性病风险。新指南第一次按生命阶段提供了饮食建议。并指出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是不同的,都有影响健康的特殊性。而且,早年的食物偏好会持续到成年。新指南的要点如下:1、营养应从食物中获取杨进刚阜外2023-09-12 13:02:1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