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水平与全因死亡率呈U形关系(中国近2万农村居民跟踪调查)
近日,我国学者发表的一项中国农村人群的长期随访队列研究发现,空腹血糖水平与全因死亡率之间存在显著的U形关系。当空腹血糖在5.6~6.1mmol/l范围内时,全因死亡率的风险最低。 本研究包括来自中国农村社区队列研究的17902名成年人,从2003年到2018年进行了前瞻性随访。随访15年共有1053例(5.9%)死亡。 研究者发现,全因死亡率与空腹血糖呈显著的U形相关。与对照组(空腹血糖为5.6-<6.1 mmol/l)相比,空腹血糖水平<5.6 mmol/l者死亡风险显著增加了38%,而空腹血糖≥6.1 mmol/l的人或有糖尿病者的死亡风险显著增加51%。 此外,在任何危险因素的分层中,两者之间的U型关联保持稳定。 来源:Cheng N,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a Rural Chinese Population: 15-YearFollow-Up Cohort Study. Diabetes Ther. 2020 Sep 25. Epub ahead of print.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空腹血糖测量仍然是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主要测试手段,也是未来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关键指标。确定空腹血糖预测总死亡率的适当临界点,将有助于防止因与高血糖和低血糖有关的健康问题而过早死亡。
0000
相关推荐
肥胖加5倍糖尿病风险!丹麦研究
父母没有糖尿病,就能放纵体重?近日,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学者进行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即便没有遗传易感性,肥胖也会增加近5倍的糖尿病风险,超重也不好增加有2.4倍的糖尿病风险。肥胖带来的糖尿病风险远远高于遗传和不良生活方式。遗传风险高会增加1倍的糖尿病风险,而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18%的风险。研究者还发现,遗传风险和生活方式相似的人群中,肥胖者比体重正常者相比,与高于8倍的2型糖尿病的风险相关。合并心肌病和瓣膜病的冠脉微血管病变:降压、调脂、控糖有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姜萌、金晨曦等就“其他类型”微血管病变相关的冠状动脉储备异常在本刊进行了探讨。心肌病和瓣膜病也会有冠脉微血管病变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CMVD)是指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冠状前小动脉和小动脉的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劳力性心绞痛或存在心肌缺血实验室证据的临床综合征。美研究称,喝甜饮料伤肾
近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者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多喝加糖的果汁饮料、苏打水,会增加慢性肾病风险。研究显示,在校正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体重指数、总的能量摄入、吸烟、体力活动、高血压、糖尿病、血脂水平、心血管病病史以及基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等,多喝苏打水甜饮料水要比少喝的人会增加61%的慢性肾病风险。这里的水,在这项研究中包含的类型较为丰富,包括加了调味剂和糖的水。中国成人ICU镇痛和镇静治疗指南八要点:镇静应作为常规治疗
于入住ICU的患者,镇痛和镇静应作为常规治疗,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近日发布了《中国成人ICU镇痛和镇静治疗指南》。这一指南也是对2006年发布的《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患者镇痛和镇静治疗指导意见(2006)》的与时俱进。其中要点见下:1.推荐镇痛、镇静作为ICU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尽可能祛除ICU中导致疼痛、焦虑和躁动的诱因。缺血仅导致症状,斑块才引发心梗!ISCHEMIA试验最新分析:判断预后,病变严重程度比缺血更重要
去年公布的ISCHEMIA试验发现,对于症状稳定且不严重的患者,或可不必采取常规的介入干预策略。近日,ACC2020/WCC上发布的该研究最新分析发现,病变情况预测死亡或心梗风险的效果较好,明显超过了缺血程度。研究显示,冠脉轻度病变的患者远期预后良好。而严重缺血和全因死亡不相关,仅与缺血恶化和心梗弱相关。杨进刚阜外2023-09-03 08:41:1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