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锻炼让平板支撑更有效?注意4个关键点,让核心更稳更安全
平板支撑被称为网红健身动作,同时也是锻炼核心力量的经典动作之一,我们每天都锻炼它,但不知道怎样把它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动作。

注意点1:平板支撑锻炼的肌肉
平板支撑可以刺激到全身很多的肌肉群,其中包括腹直肌、腹横肌、腹斜肌、臀肌和腿部肌肉,利用前臂和手掌的支撑,使这些肌肉群得到最大限度的收缩,以此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注意点2:平板支撑的作用
▪ 看似简单的动作,能够使目标肌群最大限度地收紧,能够消耗大量的体能,同时提高了身体的稳定性。
▪ 在训练中,能够紧实腰腹部、背部和臀部的肌肉,使肌肉线条更加迷人。
▪ 在锻炼中,可以释放颈椎和腰椎的压力,使它们减少受伤。
▪ 在运动中,能够提高人体的基础代谢率,使局部脂肪得到很好的燃烧。
▪ 平板支撑可以提高核心肌群的力量,身体更加稳定,促进其它运动的有效锻炼,整体提高身体的运动水平。

注意点3:平板支撑的标准动作
动作要领
1、身体俯卧、手肘支撑身体,前臂在肩部正下方,上臂垂直地面,保持腰背部挺直,核心和臀部收紧,双腿向下伸直,双脚稍微分开,前脚掌着地。
2、保持姿势,进行自然呼吸,当身体有下沉感觉,重复动作继续练习。
技术要领

▪ 腰背部出现塌腰的情况,这样不仅降低了它的锻炼强度,还会造成腰椎压力 变大,长期练习会导致腰部疼痛。

▪ 臀部抬高使背部拱起,这样降低了肌肉的刺激,使目标肌肉不能完全收紧,同时使脊椎偏移中立位,这样也会造成身体的受伤,所以我们只有保持躯干平直,才能有利于其它运动的身体姿势的保持。

▪ 手肘要保持贴紧躯干,手掌握拳直立地面,这样就降低了手肘打开的幅度,这样才能更好地收紧核心,同时更好地改善肩部内旋姿势。
▪ 调整好呼吸,尽量做到呼吸均匀,浅呼吸和深呼吸憋气都是不允许的,重点应放在激活核心肌群上,让身体更加稳定。
注意点4:平板支撑撑多久

检验自己现有的平板支撑水平达到了哪个标准?
根据上表不难看出,在最佳标准姿势下,优秀者必须达到2分钟—3分钟;良好者需要达到90秒-2分钟;及格需要达到60秒--2分钟,如果你是一位男生,平板支撑做1分钟,那属于不及格的范围,而女生刚达到及格线,

平板支撑的最佳时间
这点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不是越长越好,建议每天练习2组,每组进行4-6次,时间保持在2-4分钟最佳。
为什么平板支撑不能做的时间太长?
时间太长会给身体带来伤害,而且我们不要把精力放在时间上,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动作正确性上,如果在锻炼中,出现身体疲劳动作变形,就要马上停止动作。

希望以上的介绍能够给朋友们带来帮助,对于平板支撑这个动作,有个更深的了解,在实践的锻炼中,掌握它的动作要领和技术细节,把它的锻炼效果提高到最大。
老年人不恰当用药筛查工具:心血管病患者须警惕的24种危险用药方式
其中在心血管领域,有以下24种潜在不恰当用药情况:(1)地高辛用于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2)地尔硫䓬或维拉帕米用于NYHAⅢ级或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加重心力衰竭)。(3)β受体阻滞剂与维拉帕米或地尔硫䓬联用(存在心脏传导阻滞的风险)。(4)β受体阻滞剂用于心动过缓(<50次/分)、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存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心搏停止的风险)。细粮、红肉和甜饮料可让身体发炎!哈佛大学20万人研究
杨进刚阜外2023-09-10 16:37:04
0000心梗后心肌夹层,属于亚急性心脏破裂!北大国际医院研究
心梗后心肌夹层较为少见,这类患者有何特点?近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温朝阳、朱新艳等对2020年10月以前中英文文献报道的54例心梗后心肌夹层患者进行了总结:心梗后心肌夹层临床罕见,超声心动图是首选诊断方法,手术治疗能降低死亡率。这54例患者,38例为男性,38例由超声心动图确诊。28例接受了手术治疗,26例保守治疗;16例死亡。这些患者中,3例存在室间隔穿孔、2例有心包积液。杨进刚阜外2023-10-01 22:02:16
0000两个简单指标,可定义急诊PCI成功!阜外医院杨跃进等CAMI研究新分析
目前,对于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是否成功,指南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近期,阜外医院吴超、高晓津、杨跃进等代表中国急性心梗注册(CAMI)研究组一项新分析提示,对于STEMI患者,急诊PCI后心电图ST段回落≥50%,同时TIMI达到3级血流,可作为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成功的定义。杨进刚阜外2023-10-04 14:24:34
0000房颤导管射频消融伤脑?无症状脑梗塞发生率高达17.86%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已成常规,但也有不少临床研究结果对其临床获益提出质疑。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唐山工人医院刘晓堃、韩全乐等对16项研究进行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房颤导管消融相关无症状脑梗塞发生率高达17.46%。“无症状脑梗塞,会导致痴呆、记忆缺失增加和认知功能减低,并增加症状性脑梗塞的发生风险,临床医生应该重视房颤导管消融相关无症状脑梗塞的预防、诊断与治疗,”研究者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