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介素(1,或是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新靶标,JACC研究)
近日,发表在JACC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急性心梗患者白介素-1β(IL-1β)水平与死亡和再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独立相关。
研究显示,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IL-1β水平每增加1标准方差,发病后90天全因死亡风险增加47%。
在纳入的1398例STEMI患者中,IL-1β水平最高三分位患者,不论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如何,其90天死亡风险(HR=2.78)和1年死亡风险(HR=1.93)明显增加。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有研究显示,IL-1β通过募集炎症细胞、调节炎症因子的表达和细胞外基质成分参与心肌梗死后心肌重构和电重构。
IL-1β的抗炎治疗,或已成为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新靶标。
[2]Ridker PM. Targeting Interleukin-1 and Interleukin-6: The Time Has Come to Aggressively Address Residual Inflammatory Risk. J Am Coll Cardiol. 2020 Oct 13;76(15): 1774-1776.
此外,IL-1β水平高也会增加90天和1年时心血管死亡风险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
[1]Silvain J, Kerneis M, Zeitouni M, et al. Interleukin-1β and Risk of Premature Death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Am Coll Cardiol. 2020 Oct 13;76(15): 1763-1773.
基于这些认识,JACC还同期发表了题为“靶向作用IL-1和IL-6:积极应对残留炎症风险的时机已经到来”的述评。
来源:
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病中扮有重要角色,而IL-1β是炎症瀑布链中的上游因子,IL-1β的激活增加IL-6的表达,继而提高C反应蛋白水平。
2017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年会上发布的CANTOS研究表明,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IL-1β抑制炎性细胞因子Canakinumab可降低心梗后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
新加坡华人健康研究:吃红肉伤肾
近期,新加坡华人健康研究发表数据究显示,吃红肉伤肾,会导致肾脏病甚至肾衰风险的增加。研究发现,红肉的摄入量与终末期肾病风险升高呈剂量相关性。摄入红肉最多(最高四分位)的患者与摄入肉类最少(最低四分位)的患者相比,发展为肾衰竭的风险升高40%。该研究项目纳入超过60000例成年受试者,其红肉摄入量的97%是猪肉。其他蛋白质食物来源包括家禽、鱼/贝类、蛋类、乳制品及大豆等豆类。美电生理专家质疑美胸外科医师协会指南:力推外科手段治疗房颤不对!
近期,由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STS)发布了最新房颤外科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力推外科手段治疗房颤。不过也有学者对此不以为然,美国肯塔基州浸信会医疗协会临床电生理学家JohnMandrola就是其中一位。近日他还在Medcape网站列举了以下三条理由,来找这份新指南的“茬儿”。“找茬儿”之一:证据基础薄弱年轻人为何得冠心病?阜外医院研究揭示,不同大小脂蛋白颗粒作用不同
年轻人为什么会得冠心病?肥胖、吸烟、高血压、有冠心病家族史、血脂异常等各种传统危险因素自然是脱不了干系,但老年冠心病患者也有这些危险因素,到底还有什么在搞事情?近期,阜外医院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诊治中心李建军等通过对比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的脂蛋白颗粒挖掘出新内容。阜外医院侯剑峰等:阜外医院ECMO应用经验
体外膜肺氧合(ECMO)越来越火。在心脏外科领域,可用于心脏外科术后心原性休克、心脏移植后严重供体器官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终末期安装心室辅助装置(VAD)或心脏移植的过渡治疗、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后右心衰竭的预防等。面向京津冀,面向未来、面向基层:千余代表参加北京国际心血管病学大会暨京津冀一体化年会
大会主席杨跃进教授致辞第一届北京国际心血管病学大会(BICC)暨京津冀一体化年会(JJJI)昨日圆满落幕,本次大会以“传承求创新”为宗旨,面向京津冀、面向未来、面向基层、面向临床、面向青年,是一届成功的大会。杨进刚阜外2023-08-05 16:11:5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