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臂间收缩压差大于9(mmHg,提示锁骨下动脉狭窄,阜外医院蒋雄京等研究)
以切点作标准,双臂间收缩压差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7.0% 和94.1%。
相比单一指标,双臂间收缩压差联合脉搏容积图的衍生参数的敏感度均增高。
近年来,同步四肢血压及脉搏波测量仪已广泛用于心血管临床,该仪器可同步测量四肢血压,提供双臂间收缩压差、脉搏容积图(PVR)及其衍生参数如脉搏波上行时间(UT)、脉搏波上行时间占比(UTCC)等。
研究者指出,本研究中双臂间收缩压差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 50%的最佳切点为9 mmHg,比文献推荐的10 mmHg 低了1 mmHg。如果用10 mmHg 作为诊断切点对本研究人群进行验证,发现敏感性降低而特异性无差异,提示以9 mmHg 作为诊断切点更为合适。
此外,研究者还指出双臂间收缩压差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受对侧共存狭窄的影响,若两侧狭窄程度相似,则双臂间收缩压差可能在正常范围内,此时容易漏诊。而双上臂脉搏容积图衍生参数UT或UTCC反映狭窄下游压力波形的变化,只与同侧肱动脉上游的狭窄程度有关,与对侧上肢动脉是否狭窄无关。
本研究连续入选320 例(640 条锁骨下动脉)弓上动脉狭窄的住院患者,以选择性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135 例(42.2%)患者锁骨下动脉狭窄≥ 50%,其中双侧狭窄34 例(25.2%)。
大部分锁骨下动脉狭窄因症状不明显而易被忽视,寻找便捷、有效的筛查方法是心血管临床迫切需要。双臂间收缩压差测量作为锁骨下动脉狭窄的一种筛查方法,因其无创、便捷而广泛用于人群筛查。
阜外医院蒋雄京等发表研究采用同步四肢血压及脉搏波测量仪作为筛查工具,在较大样本锁骨下动脉狭窄人群中,以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 50%,发现双臂间收缩压差的最佳切点为9 mmHg。
来源:邓宇,华倚虹,陈阳,等. 双臂间收缩压差联合脉搏容积图参数筛查锁骨下动脉狭窄的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20,35: 588-594.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0.06.012.
我国7万人研究发现:≥35岁男士12%属于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远高于女士
近些年来,心血管病一直红灯不灭,不仅患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而且危险因素流行呈年轻化趋势。近期中国疾病防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赵文华、张梅等对近7万人研究发现,我国≥35岁人群中就有8.5%的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部分高危人群主要是男性,多在农村地区(图1)。图1我国≥35岁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高危人群占比杨进刚阜外2023-08-01 14:21:11
0000美糖尿病协会更新高血压治疗声明:四类降压药物可降心血管风险
近期,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发表了新的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治疗立场声明,这是对2003年立场声明的更新。新立场声明的要点如下:1、所有糖尿病患者在每次就诊时都应测血压。为避免白大衣高血压,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应在家中自测血压。2、初次评估高血压时需要测量立位血压。有体位性低血压症状,或此前确诊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需要监测立位血压。杨进刚阜外2023-08-10 17:11:59
0000英国研究称:心衰患者第二大死因是感染
据《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脓毒症是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人员对在英国四家医院就诊的LVEF<45%的慢性HF患者1802例进行了前瞻性队列研究。随访10.3年(平均4年),其中737例死亡,其中进行性心衰占30.9%;心脏猝死占15.2%;其他心血管疾病占8%;非心血管病原因占42.6%。部分心梗可不放支架!于波等EROSION III研究公布
3月30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波等在JACC子刊上发表的EROSIONIII研究提示,对于早期梗死血管畅通的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患者,与冠脉造影相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指导再灌注治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置入的支架减少。这一研究结果说明,OCT对于优化STEMI患者的再灌注治疗策略有重要价值。儿童睡眠不足,也会得糖尿病
研究显示,睡眠不足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近期,两项新的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增加2型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进展风险。其中一项发表在《儿科学》杂志的英国研究发现,9、10岁儿童如果睡眠较少,2型糖尿病风险标志物水平升高,包括体重指数、体脂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和空腹血糖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