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缺乏和补充的问题,你真的了解吗?

读者:老师我昨晚上深度体会了一下,用只是看的方式充能充了很久,并且有一些心得体会和理解,您帮我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能量遍地都是,并不是什么稀缺品。掌握了解能量如何正确的流经身体才是正事。人一动念头就会阻塞外在能量流入身体,体内能量少了,流动性就会差。身心问题就出现了。
所以从身体内部来说,核心问题还是能量缺乏,而不是流动性的问题。只要能量补齐了,是不可能流动不通畅的。
所以这种缺乏能量的情况下,再用意识和能量去调用某部分身体能量去打通阻塞的部分,并不解决根本问题,反而还会消耗掉大量的能量,使得能量更加不足。
人本身就是能量体,自己本身就是能量搭建的,所以说并不是从谁那里抓能量塞给自己。没有那么费劲,只需要打开你的闸门放能量进来就好了。就是真正的能量疗愈并不是说我是个罐子,罐子里的能量少了需要补进来。真正的疗愈方式是,罐子把自己变成了能量形态。所以并不是一种补充,而是一种形态转换。当你转换成能量形态,你自己本身就是能量了,就完全没可能缺能量了。
身体里的凉并不是某种东西,而只是能量缺乏的感受而已。身体里冰冷的痰湿仅有的问题就是因缺乏能量而影响流通性导致运化不利产生淤积和阻塞。
需要的并不是被排除身体,而是增加补足能量,这样冰冷的痰湿就会升温,融入整个身体的大环境。内心的担忧和紧张,本质上都是因为身心能量的缺乏。能量补足了就啥事都没了。
我:补充要看怎么补充,局部能量增加,也会带来问题。严格来说,人体并不是缺乏能量,而是能量在分离,阴阳分离,寒热分离,虚实分离,也就是我常说的不平衡。某个地方缺乏,在另外一个地方就是过度。缺乏是虚,过度是堵(实),人体就是虚和堵两个问题。补充能量的思路不能说错,但应该是整体的补充,整体才意味着平衡。
读者:就是身体某个局部的补充不行,容易失衡,但是身体整体均匀的补充是合理的是吧。我之前总是想调配身体里的能量去填充虚的部分,去增加冲开堵得部分。我觉得这并不是个好办法,这种调配也需要很大的能量,而且局部操作感觉还是容易失衡的。根本的整体环境没有变化,局部这一下变了,也会再变回来。
我:对。人力无法调整平衡。平衡之力在更高的维度。此外,不平衡,其实就是它的原本样子,哪里虚,哪里实,其实是一种天性自然。有的器官强大,有的器官虚弱,有人身体健康,有人身体不健康,有的生命是树,有的生命是草,这种多样性和独一无二的特性,是它们存在的基础,我们无力改变,也没有必要去改变,只是去提升自己的整体。
潜意识和表意识:越压抑,越分离;越通透,越一致!
走神、意识散乱、杂念多,体现在生理上,是什么问题?
适当的睡觉姿势,可以轻松有效的纠正身体的能量不平衡
第一流的心法:适中
什么是你真正重要的?让这个问题成为你的咒语,你会得到一个强有力的答案
有抗凝指证,可以使用新型抗凝药!欧洲发表TAVI抗栓治疗新共识
近日,ESC血栓形成与预防工作组联合欧洲经皮心血管介入协会(EAPCI)、ESC心脏瓣膜病委员会发布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患者抗血栓治疗管理的共识文件。基于最近的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共识根据有无口服抗凝适应证以及近期(3个月)是否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提出了TAVI患者的抗栓治疗新建议。杨进刚阜外2023-09-14 22:00:36
0000老年人心脏标志物正常值要提高!?美国三学会发文
除了望闻问切,视触叩听,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和影像学的检查,已成为心血管疾病诊断、预后和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老年人群中,生物标志物以及影像学指标的“正常”范围通常较宽,与年轻成人的异常范围相重叠,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特异性。针对这个问题,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和美国老年医学学会相关专家进行了探讨,并发文JACC。中国仅14.8%心衰患者出院时处方β受体阻滞剂!首次中国心衰医疗质量评估:出院时预约随访比例仅11.8%
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李静等在JAMA子刊发表文章,对我国经过随机分层抽样入选的189家医院,在2015年共10004例心衰住院患者的心衰管理质量进行了首次评估。研究发现,中国医院心衰管理的中位综合质量评分仅为40%,而美国和欧洲国家心衰的综合质量评分可达70%以上。作者指出,中国医疗保险几乎本实现了全民覆盖,但医疗质量仍相差很较大。【ACC心电图培训】不简单的“简单”心电图
75岁老年男性,近期因食道鳞癌接受治疗后出现心悸、倦怠、吞咽困难而来院急诊。他一直都有房颤,且有高血压病史。急诊科心电图检查见下图:75岁老年男性食道鳞癌患者的心电图心电图显示下列哪项正确?A、II度房室传导阻滞(莫氏II型)B、侧壁心肌缺血C、窦性心动过缓D、窦性心律不齐E、房性早搏未下传正确答案:E房性早搏未下传美国心脏病学会网站的答题投票选项答案解读: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07:49
0000美国总结的七条降低冠脉介入死亡率策略
有没有能有效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死亡率的好策略?有。近期一项由美国国家心脏、肺和血液学研究所支持的名为“TOPPCI”的研究,就挖掘出七条实用之法。这是研究者对398家医院进行5年调查后所得。1.定期由专家团队进行审查医院PCI适宜性,这个团队包括非介入心脏病专家等跨学科专家。在所调查的398家医院中有37%的医院这样做了。2.稳定和奖励优质介入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