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心电图培训,不简单的,简单,心电图)
A、II度房室传导阻滞(莫氏II型)
图中可见,前三次的窦性心律为60次/min,之后出现40次/min的规整的窦性心律。
75岁老年男性食道鳞癌患者的心电图

B、侧壁心肌缺血
E、房性早搏未下传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75岁老年男性,近期因食道鳞癌接受治疗后出现心悸、倦怠、吞咽困难而来院急诊。他一直都有房颤,且有高血压病史。急诊科心电图检查见下图:
答案解读:
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不能排除,继发ST-T改变是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典型特征,并不能认定是心肌缺血。

美国心脏病学会网站的答题投票选项
C、窦性心动过缓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D、窦性心律不齐
75岁老年男性食道鳞癌患者的心电图,可见蓝色圆点标记处即未下传的房性早搏的P波隐匿在T波中
心电图显示下列哪项正确?
来源:ACC官方网站
正确答案:E房性早搏未下传
这份心电图提示基本节律为窦性心律,可见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P波时长140ms,提示心房内的弥漫性病变。电轴临界左偏 ( -28°),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这是典型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并伴电轴左偏。
仔细查看还可以发现,在图中每一个较慢的窦性节律中的T波均可见一细小的切迹,提示每一次较慢的窦性心律中都有一个未下传的房性早搏,即房性早搏的P波隐匿在T波中。(见下图心电图中的蓝色圆点)
当这些房性早搏正巧落在房室结绝对不应期时,则房性早搏未能下传,形成房早二联律,与窦性心动过缓的表现类似,但并非是窦性心动过缓,而是房性早搏未下传,P波隐匿在T波中。仔细观察这些心电图的细微变化有助于避免误诊,避免加做一些不必要的检查。
0000
相关推荐
儿童肚子长“游泳圈”,促动脉粥样硬化!齐鲁医学院研究
生活好了,不只是成年人有“游泳圈”,许多儿童肚子上的肉肉也起来了。而近期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席波等进行的研究显示,儿童腹型肥胖很不好,增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风险。研究显示,有腹型肥胖的儿童,在随访2年期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厚于腰围正常的儿童(0.54mmvs0.51mm)。而且在有腹型肥胖的儿童中,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的检出率为23.9%,而正常腰围的儿童为3.9%。欧洲心脏杂志刊发南昌大学学者文章:创新性应占基金申请的80分
资金资助对科学家来说越来越重要。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学者胡春松在欧洲心脏杂志发表文章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同行评议过于笼统,是时候做出改变了。目前,中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驱动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创新也是科学研究的关键因素。胡春松推荐一个百分制的评分系统,该系统可公平和客观作出同行审查(表1)。创新性应该占80%。杨进刚阜外2023-08-17 14:51:50
0000海南省医学者称,心肌桥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预测因素
海南省人民医院刘凯等研究发现,左前降支中段心肌桥的老年患者中,近端桥前血管粥样硬化狭窄发生率较高,前降支中段心肌桥可作为老年近端桥前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者通过256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检查明确诊断冠心病的老年患者986例,其中左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389例,共发现心肌桥486根。心肌桥的发病率约为39.5%。孤独者短寿! 全球220万人数据分析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者在Nature子刊上发表的一项纳入全球220多万人的90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孤独(loneliness)或社会孤立(Socialisolation)的人,死亡风险高。研究者指出,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孤独或社会孤立究竟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健康和幸福的,但存在许多理论。八成马拉松参赛选手赛期会出现短暂肾损伤
或许对于热爱马拉松或半马的人而言,生命就是用来奔跑的。不过近期来自耶鲁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82%的马拉松参赛者出现短暂急性肾损伤。研究者指出,虽然这些参赛者的肾脏受损可在短期内恢复,但是其潜在之忧还是要小心的。研究显示,82%的参赛者其肌酐水平的升高达到急性肾损伤1级水平,还有2.73%的受试者镜下诊断为肾小管损伤。此外,参赛者的血肌酐、尿白蛋白以及其他生物标志物在参赛第1天达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