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医学者称(心肌桥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预测因素)
研究还发现,左前降支近段狭窄的患者中心肌桥比较常见:左前降支近段48 例(占所有心肌桥患者比例为:12.3%),左前降支中段254 例(65.3%),前降支远段51 例(13.1%),第一对角支和钝缘支分别有19 例(4.9%)和17 例(4.4%)。
心肌桥的发病率约为39.5%。
来源:刘凯,陈英,王好问,等. 60 岁以上患者心肌桥与其近端桥前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 755.
海南省人民医院刘凯等研究发现,左前降支中段心肌桥的老年患者中,近端桥前血管粥样硬化狭窄发生率较高,前降支中段心肌桥可作为老年近端桥前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研究者通过256 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检查明确诊断冠心病的老年患者986 例,其中左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389 例,共发现心肌桥486 根。
多因素分析表明,心肌桥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且,心肌桥近端血管狭窄发生率较远端及桥血管高。451例左前降支中段心肌桥患者中,有65.7% 的患者出现了左前降支近段桥前血管狭窄50% 以上,而左前降支近段及远段心肌桥分别有8.3% 及17.6% 的患者出现狭窄,远低于中段心肌桥患者。
0000
相关推荐
北大人民医院刘文玲: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误诊率达94.1%
有一种罕见的心肌病,叫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文玲教授指出,这种病的误诊率高达94.1%。多会被误诊为扩张型、肥厚型及限制型心肌病、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等。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是一种先天性心肌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由于诊疗技术及认知程度的差异,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发病率在不同的报道中不尽相同,其年发病率为5/10000~24/10000。“神药”二甲双胍又有新发现:预防老年痴呆
作为经典降糖药物,近年来二甲双胍的各种新功能陆续被发现,例如减肥、降血脂、降血压、逆转心肌肥厚,等等。近期,美国研究人员又发现,二甲双胍还有预防痴呆的作用。研究显示,在美国退役军人事务健康系统中的50岁以上非裔美国糖尿病患者中,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者发生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比接受磺脲类药物治疗者降低了27%。50~64岁的非裔美国糖尿病患者从二甲双胍中的获益最大,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降低了40%。中国有10%的男士嗜酒成性!阜外医院China PEACE 最新分析
酒精使用障碍(达到一定程度时被称为“酗酒”)是一种酒精使用模式,包括在饮酒方面难以自控,总是想着喝酒,即使酒精会导致问题也会继续饮酒,只能越喝越多,以及在迅速减少或停止饮酒时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阜外医院李静、李希等发表基于ChinaPEACE百万人群项目的最新分析显示,在中国,每十个中年男性中就有一人患有酒精使用障碍。患有酒精使用障碍者的生活质量较低,全因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较高。运动,是降压和降脂最佳“药方”!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6月2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科学声明,对于血压、胆固醇轻中度升高的成人,应首先增加身体活动。据介绍,在美国有21%的成年人血压为120~139/80~89mmHg,有2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70mg/dl。这些人群,指南均推荐改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增加身体活动、减轻体重、改善饮食和戒烟限酒。表1体力活动和其他生活方式改善对血压和血脂的影响生活方式改善颈动脉有易损斑块,冠脉事件风险高!哈医大二院于波等发文
动脉粥样硬化常不会“厚此薄彼”,在多血管床都可发生。冠状动脉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风险相似、易损性相似,颈动脉斑块能否同步评价冠状动脉斑块?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波等指出,通过颈动脉壁厚度、斑块负荷及组成允许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冠脉事件发生,但尚有争议。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相比,斑块负荷在预测首次冠脉疾病事件中更有优势。首先,斑块的发生与进展及cIMT的增加有很多相同的风险因素。